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将儿女委托给祖父辈或其他亲戚照管。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等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留守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让留守学生在学校能安心地学习,特开展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在教师中倡导“温馨”教育、“赏识”教育,让“留守学生”感受学校、班级温馨的“家”的氛围

2、让每一个班主任都成为心理咨询的行家里手,让每一个办公室都成为留守生的心灵驿站

3、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家长或托管人联系,家长及托管人每月至少一次通过书信、电话与学校联系。家长与学生也要增加亲子互动与沟通。

4、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制度。要求教师要重点做好留守生的家访工作,每位教师对留守生每学期实地家访不少于5次,每月与留守生家长至少联系一次,促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5、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一是组织教职工与“留守孩”结成对子,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孩”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三、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定专人负责

在学校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领导组织,制订工作方案,安排专人狠抓落实。建立德育、心理教育辅导制度,辅导“留守学生”学习;以班级为单位设立“留守学生”互助小组,并登记造册;两周召开一次“留守学生”会议;设立亲情热线,周末安排“留守学生”和家长通话交流。

(二)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思想品质、学校帮教人等。逐班逐生登记造册,摸底排队,建立档案;做到“七有”:有常规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档案,有专人负责。

(三)管好“留守学生”的学校生活

安排专人照顾“留守学生”生活,建立留守学生帮扶制度,给“留守学生”过生日;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发现他们在思想上、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解决。

(四)、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

团支部积极组织团员和“留守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联谊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办好家长学校

开好两次家长会,一次安排在寒假,“留守学生”家长打工返乡的时候,利用这次家长会,相互交流学生的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另一次安排在学期中,邀请全体“留守学生”在家的监护人参加,传授“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不仅促进了“留守学生”的教育,也提高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只有让留守学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只有让每一个留守学生得到关爱,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才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董店乡第一中学

2012年9月

第二篇: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班共有学生72人,其中留守儿童共计32人,留守儿童占全班总数的45%。他们的父母长年远走他乡出外务工,其中有45%的留守儿童是隔代抚养;34%是父母一方抚养,还有10%为亲属寄养或住宿,将近10%的留守儿童有厌学倾向,9%的留守儿童有不遵守纪律、学习不努力现象。


(未完,全文共6823字,当前显示14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