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

[摘要]企业档案管理岗位作为企业管理层中的重要工作岗位,对员工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从档案的本质属性:记忆属性,看待档案管理工作。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从档案记忆观的角度看待当代企业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档案记忆观;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d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53-01

前言

时间的车轮无情碾压了无数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来不及回味就以匆匆而过。而我们唯有在残留的档案中来慢慢回想起历史上曾发生的种种事情。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记录性,它是社会记忆的载体,是一种社会形态,又是社会记忆控制的手段。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有与它相对应的过去,对于它曾经的辉煌与经历都应记录下来。企业对应也要有它相关的档案管理,来储存它的历史。企业历史是企业发展的见证和记录,同样也是企业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而作为企业员工,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它们发扬光大,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历史资料的合理的优化和传承,我们今天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和研究。

1档案记忆观

1.1档案记忆观的基本观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档案界将“记忆”概念或观念引入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以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将我们所从事的传统的档案工作视为记忆保护性质的工(如,数字记忆工程、城市记忆工程等),随着档案界对“记忆”这一概念的重视和探讨的深入,“档案记忆观”作为档案学新视点被提出来。“档案记忆观是指人们对于档案作为社会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而具有的构建人类社会记忆的作用和价值的基本认识。”其核心内涵是:基于对档案社会记忆属性的深刻认识,把档案与社会、国家、民族、家庭的历史记忆联结起来,强调档案是一种社会(或历史、集体)记忆,档案馆是“记忆的保存场所”,并从个人乃至民族的根源感、认同感、身份感的高度去看待档案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2档案记忆观的基本属性

1.2.1数据属性:

记忆的本质内容中,包含了记忆的数据属性与记忆的情绪属性。在数据属性上,档案的数据性质与记忆的数据性质相吻合,同样多为数据载体的一部分而被记录着。

1.2.2情绪属性:

档案的本质上,除了数据属性,还包含了记忆的情绪属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由于一件事物的数据触发相应的情绪,这就是档案的情绪属性,它依赖与数据属性而存在,在更低层的条件反射环境中,情绪属性也可以独立于数据属性而存在,譬如失去记忆的患者仍然对某件物品有着强烈的情绪条件反射。

1.2.3可保存属性

记忆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记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可储存的能力决定的。在这个属性下,记忆能被人脑或类似的载体记录,并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在需要数据作用的时候,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数据返现出来。

2企业档案管理

2.1企业档案管理的意义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档案作为保存其在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数据,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够提供很好的借鉴。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员工的辛勤劳动,优良的档案管理能为企业的核心文化建设做好相关的基础的工作,保障员工在企业内的工作与生活均能满意。

2.2档案记忆观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解

企业档案可以理解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关记忆的保存,其中企业的运营数据,企业的重大决策,企业的人事变动等等都是企。i中难以磨灭的记忆。这些记忆证明了企业过去的存在关系,体现了企业过去的一系列工作的内容。

2.3如何运用档案记忆观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


(未完,全文共18143字,当前显示14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