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

(二)

大家好。我是来自政工科的陈欣,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同志,父母眼里,他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妻子眼里,他是一个相敬相亲的好丈夫;孩子眼中,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好父亲;他就是我局退休老干部刘永柯,刘老今年66岁了,为了照顾身患重病的父亲,家庭、医院他两点一线,一跑就是一年多。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他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在他心里,赡养双亲,让他们安度幸福晚年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他三岁时,正赶上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岁月,因为生活贫困,家里揭不开锅,被逼无奈的母亲含着泪,卖掉了家里仅有一只可以换钱的母鸡,带着他去投奔当兵的父亲,先是步行,再乘汽车、又换火车、再坐轮船,那时的交通并不发达,为了往前赶,有时候在一个车站一等就是一天,困了,他不敢睡,怕睁开眼睛后再也看不到母亲;饿了,他不敢叫,只是默默地啃着包袱里的干粮,从河南商丘到上海不到一千公里路,他们娘俩整整用了半个月。十五天里,他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只是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襟。一路上,他看到最多的是母亲瘦弱的身影和泪水朦胧的眼角。旅程再苦总会有终点,父母在才有家的温暖,一家人在上海的团聚,让幼小的他在心里早早的烙上了家的印记。

作为家里的长子,从小目睹了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他立志要为这个家庭分担,所以参军、提干、转业、工作,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实实。为了帮父母减轻生活的压力,他把提干后每个月30元的工资留下5元,剩下的寄回家供弟弟妹妹们读书,转业回到洪湖工作后,他也这样坚持着,直到年幼的弟弟读完学业。

岁月催人老,父母双亲到了古稀之年,他自己也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为了更好照顾两老的生活起居,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他把家里进行了装修,设立了专门卫生间,铺了木质地板,购买了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添置了新橱柜,把两老接了过来。为了不让两老为生活操心,买菜、做饭、收洗,他一人全部承担了下来。每天早上,他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法为两老改善饮食,他从清淡、营养的角度出发,不停的变换着食谱。今天早上如果是稀饭、包子,那明天肯定会换新的花样,一日三餐端到床前,两年多的时间,从没间断过。为了排除老人心中的寂寞,他有事没事就坐在那里,说话、唠嗑,逗两老开心,虽说也是60多岁的人了,但在父母面前,笑起来却像个孩子。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病康之别。自父亲患上老年帕金森综合症开始,老刘的心情就变得有些沉重,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眼看着父亲的手脚渐渐的不听使唤,身子也一天比一天僵硬。一个月、两个月,父亲的病情日趋严重,最终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刘老安慰着伤心的母亲,天天服侍在父亲身旁边,为老人家喂药、喂饭、换衣服、擦身子,精心呵护。但是孝心并没有换回父亲的健康,老


(未完,全文共4557字,当前显示11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