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对我国现阶段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启示
的启示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经了八次大的行政改革,但至今还是走不出机构臃肿、行政低效的怪圈。目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的成效,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对我国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行政审批;改革经验;行政改革;启示
[作者简介]苗国庆,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6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7)10-0058-0003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八次大的行政改革,其间不乏大的改革动作,也不乏喜人的效果。在这八次大的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中,党和政府所下决心之大,牵涉面之广,动用人力物力之多,都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总的来说每次改革之后,政府总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改革也总是一再地走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于是,人们困惑了:行政改革老是来回地兜圈子,这样的改革有什么意义。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是不是永远也走不出这种“行政轮回”的怪圈。
这并不奇怪,因为矛盾总是普遍的,矛盾也是特殊的。对矛盾的破解也不是唯一的和一劳永逸的,事物总是在永恒发展和不断变换,所以一劳永逸的行政改革也是不可能的。马克思早说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适应――适应――不适应――适应,这么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旧的行政体制改变了,使其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管理的需要了,可新的事物和问题也随之涌现,刚改革了的体制和机构很快地又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对行政体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又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行政改革。所以,我国前后经历的八次大的行政改革,反反复复走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这些不足为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和深入,随着社会不断的向前推进,再完美、再健全的行政体制和机构也会很快过时。可能我们还要经历十次、八十次甚至更多的行政改革。
但问题是,我们所进行的行政改革,是否确实行之有效,是否是当时以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济社会问题的矛盾解。是否真的就是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呢。这些值得审视和考量。
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当社会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生产力就会要求有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同样,当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甚至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时政治制度变革的时刻就要到了。而这种变革的常见方式,就是行政体制、制度和机构的变革与调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们所面临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的体制和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和全球化国际环境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我国对行政体制,特别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改革至今,已历时7年,虽然对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也颇有微词,但总的来说,这次改革成效显著,其中很多成功的地方,对整个行政体制和机构的改革,有很多地方值得参考借鉴。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述
(未完,全文共21547字,当前显示13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