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孝老爱亲模范

——记三棉东社区居民李建设

李建设同志是我们三棉东社区的优秀党员代表,他原是郑州塑料制版厂的一名工人,因企业效益不好,于1991年由单位调出,失业在家。他爱人王爱萍在郑州国棉三厂准备车间当过磅工,工资也不多。后来,他爱人的单位效益也是一直不太好,在这种情况下,两口不仅得维持生活,还得供儿子上大学,这些年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活经历,他也想的很多,总想等爱人内养下来,两口做个小生意,不会那么幸苦。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在2005年12月15日,爱人的弟弟因患抑郁症不幸过世,一下子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和生活。

爱人弟弟的过世,给年过七旬的岳父母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两位老人痛不欲生。而不久,岳母就一病不起,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便让老人住进了二七区敬老院。继而又和爱人商量,为了让老人们晚年生活有个依靠,他义不容辞、无怨无悔的照料着岳父母,使两位老人慢慢走出丧子之痛。他的事迹受到敬老院及其邻里群众和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

后来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好老人,他把岳父接到家里一起生活,让爱人在家照顾岳父,而他自己每天骑自行车到敬老院去给岳母送饭送药,喂饭喂水,端屎端尿,风雨无阻。直到2008年岳母去世。对岳父他也是细心照料,问寒问暖,亲手帮老人洗澡,

有空就带老人出去转转,让老人高高兴兴的,不让老人感到孤单寂寞。而自己的父母也有病,他就两边来回跑,再累再苦也不说一句话。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习也是分外努力,把父亲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在学校积极入党,在校一直是学生会干部,去年考上了研究生,他的儿子也经常说:“我为我有这么一个爸爸为荣。”他的岳父也是逢人就夸他女婿和女儿是如何的孝顺。邻里也都夸他脾气好、心眼好,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然而他自己却说这不算什么,他说:“孝敬老人是自己份内的事,老人养大我们不容易,我们成家立业养活老人是应该的,我们怎么做,我们的孩子就会怎么做,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俗语说的好“好人必有好报”,在社区领导的关怀下,帮他介绍了一份社区巡防的工作,对待工作他也是尽心尽力,团结同志、敬岗敬业,受到工作同志的好评。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李建设同志的身上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就让我们把这个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篇:孝老爱亲模范挚爱无言

她叫夏苏琴,1960年出生在马目社区宫前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曾苏琴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1983年同村的邬阿定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当时婆婆蔡英娣42岁,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她的家庭曾先后3次被评本村“文明示范户”。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7年一场车祸,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丈夫在车祸中死亡。曾苏琴真是不敢相信事实的发生,整天以泪洗面,不过她知道她不能倒下,她知道,她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婆婆是个急性子,一时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曾苏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寻短见。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她说“我会服侍你。”在儿媳的鼓励劝导下,蔡英娣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轨。


(未完,全文共16132字,当前显示13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