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提高农机市场监管水平的几点思考[范文大全]

第一篇:对提高农机市场监管水平的几点思考对提高农机市场监管水平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农业机械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机服务市场也快速发展。作为县级市的青州,目前拥有各类农机整机销售公司9家,农机配件批发市场1处,配件销售公司和供应网点113个,农机维修网点312个,从业人员1200余人,年经营额达16亿元。正在兴起的农机合作社、专业作业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已有21个,今后将快速发展。农机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生产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农机市场管理相对滞后,市场管理服务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市场管理服务不到位,管理水平低,导致农机市场发展不规范,结构不合理;经营者素质低、服务水平差,甚至无照经营,无证上岗;伪劣农机产品流入市场;农机修理、农机作业质量差等等。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农机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了农机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因此,农机市场管理亟待加强,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与各地同行交流和有关信息中了解,我市的这些问题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

一、当前农机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机市场管理缺位。农机市场虽然不断深入发展,但农机部门管理的范围、重心,在相当程度上仍停留在多年形成的农机安全监理、农机推广、培训、修配等管理服务上,管理方式仍依赖于行政手段。对农机流通销售市场、农机作业、信息技术服务市场的管理服务没有足够的重视,也缺乏管理安排,形成管理缺位。尤其是农机作业、技术信息服务市场基本处在愿买愿卖的原始状态,市场缺乏规范引导,竞争无序,小规模、低效益,低水平,不利于行业高效、科学发展。

2.管理队伍薄弱。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市场的监管,需要一支知法懂法、专业知识精、业务能力强、又具有相应现代监管装备的市场管理队伍,而目前我市农机市场管理队伍还很薄弱,没有一个统一的农机市场管理队伍和机构。农机流通供应市场由农机修配质监站负责,农机作业、技术信息服务市场由基层管理科负责。两科室均存在人员少、年龄老化、专业知识低、继续教育学习不够,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管理的需要。同时,没有必要的产品、作业质量检测、测试仪器设备,甚至缺少基本的影像、电脑、交通等办公设施,市场管理只能凭眼看手摸,凭经验,工作方法原始简单,难以开展正常有效的管理工作。

3.农机市场管理法规缺失。现有的农机管理法规中,缺少完整的农机市场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督检查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行业法规细则。除了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对农机维修经营者的技术资质、开业技术条件、内部维修质量管理,维修监督检查、违规责任处罚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以外,其他农机法规,如国家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的《农机化促进条例》以及国家经贸委、农业部等六部委《关于农机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只有农机生产、销售者应遵守的义务原则条款,农机作业以及技术服务质量粗线条的原则规定,都缺乏经营者市场准入、技术资质、服务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违规处责等具体条款,实际管理工作中难以操作执行,缺乏法规震慑作用和监管力度。

4.服务工作不到位。农机管理人员对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和以服务促管理的认识不足,没有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市场观念。对销售企业、修配网点除了进行检查外,缺少与他们联系沟通,不能及时的为农机经营者提供经营环境、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援助,实际上削弱了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提高农机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未完,全文共14606字,当前显示146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