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金融体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它不仅在微观上影响到商业银行体系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而且还在宏观上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的潜力和质量。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加强内部控制是关键的一环。

业居民提供存贷款服务以及结算支付等,这些功能使银行经营具有极大的外部性。银行问题会导致客户问题,进而导致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90年度巴林银行的倒闭让世人震惊,同时也让世人看到了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车之覆后车之鉴,中国的银行业一定要痛定思痛,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不仅重视事前防患事后检查还特别注重事中的过程监控。要求在银行风险控制的三道口防线(柜台操作、部门管理、内部稽核)上都必须体现职责分离和相互制约。内部控制还必须体现有效性原则、审慎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

经营的效率和效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对现行法规的遵守是coso的内控目标,巴塞尔委员会的内控目标是操作性目标(各种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信息性目标(财务和管理目标的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遵从性目标(遵从现行法规和规章制度)。我国根据根据现阶段的实际需要这样表述我国的内控制度:保证国家法律法规、金融监管规章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的贯彻实行,保证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保证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完整和真实。内控制度的目标大同小异,但是在实践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离表述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整体经济制度和环境固然对这种偏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商业银行的内部原因也不容忽视。

从宏观的层面上来分析,影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国有独资的制度安排必然导致难以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独资的银行,其所有者是国家,国家作为监督人既不拥有剩余索取权,也不承担资本损失的风险,这必然导致监督人监督目标的扭曲。同时,我国还未形成企业家阶层,国有商业银行的经理人通常是行政指派,而不是通过经理人市场竞争产生,经理人市场的竞争机制对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的约束功能被大大弱化。

2、国有产权制度导致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难以规范。国有独资实质上是对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而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是以两权分离为前提的,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机制下,政府与银行的关系存在着三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其一是政府很难协调政府的目标与银行的经营目标;其二是政府很难界定对银行的监管到何种程度,才能即使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又不束缚银行的经营活力;其三是难以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的一种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委托-代理关系。

3、不合理的组织结构体系使商业银行职能和效率的提高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一级法人、多级经营,分支机构层次众多。商业银行庞大、重叠的机构设置,内设机构的多头管理,使商业银行职能和效率的提高受到严重影响,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严重制约。

4、商业银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粗放经营行为的惯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转换将经历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上正在积极努力,但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体制建立前,传统的经营意识和行为方式还有较大的惯性。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积聚的不良资产无法消化,资产失去流动性,当面临支付危机时,国有商业银行违规章经营、高风险运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商业银行内部也存在着不少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未完,全文共17319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