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弘扬和践行“总干”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巴彦淖尔市深入研究游牧文化、移民文化、农耕文化、边塞文化交汇融合的人文历史,特别是对建国以来河套人民艰苦奋斗创业历程中孕育的乡土精神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升华为“总干”精神,镌刻为巴彦淖尔人的集体记忆和群体符号,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广泛共鸣,正在成为巴彦淖尔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

“总干”精神是传承优秀文化、顺应时代要求的宝贵财富。“总干”精神的核心是“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干成干好”,孕育生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清末开始,河套地区大批开荒屯垦,从黄河多口引水、屡屡淤积,河套人民因“年年捞河口、岁岁结草闸”而饱受沉重苦难;同时,十大干渠有进水无退水,余水排入阴山脚下淹没农田牧场,农牧民深受其害。为解决困扰河套地区多年来的水患问题,国家决定在河套地区兴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总干渠水利枢纽工程等大型基建项目,从1958年破土动工到1967年全线贯通,历时10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河套人民靠锹挖、靠肩挑,先挖230公里总干渠,再挖257公里总排干,用一双双粗壮的大手、一根根压弯的扁担,把横贯东西、呼应南北、互成体系的河套水利史诗镌刻在巍峨的阴山脚下,把战天斗地、建设家园的精神旗帜,擎举在八百里河套大地上,让黄河之水按照人民的意愿浇灌这方土壤,让碱从水里来还从水里去的构想成为现实,彻底改变了河套大地自流引水、旱涝不定、有灌无排、盐碱肆虐、广种薄收的境况,成就了河套大地“塞外米粮川”美誉。这种创业历程始终贯穿着“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干成干好”的精神内质,与中华民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思想文化、创业精神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相连,不仅是地区文化重要标识,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总干”精神是弘扬主旋律、集聚正能量的高扬旗帜。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民族需要核心价值观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成概括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共同追求和价值准则,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打牢共同思想基础,汇聚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应对各种挑战与风险。“总干”精神作为乡土精神,在新中国建设的各个时期,在激发群众主人翁精神、培养爱国爱家乡深厚情感、强化共同价值追求中持续释放正能量,不断弥合社会分歧,凝聚共同发展意志,感召和引领一代又一代河套人民不惧艰险、排除万难,为国家作贡献、为自己建家园。历史和实践证明,“总干”精神与国家理想、社会建设、个人追求息息与共、密不可分,必将历久弥新、永放光芒,成为巴彦淖尔人始终高扬的精神旗帜,继续在新常态下焕发勃勃生机。


(未完,全文共8092字,当前显示124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