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匡山西游”文化品牌的战略思考和路径选择
湖北鄂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横卧鄂东大地的匡山,自古则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之美名。匡山不仅自然风貌美轮美奂,其历史文化底蕴醇厚,人文资源丰富,历史上很多文化名人或诞生生活于匡山、或工作臵业于匡山、或成长得道于匡山、或壮游学习于匡山,留下许多撼世名作和人文佳话,诸如佛教禅宗四祖道信、江州司马白居易、药圣李时珍、抗金英雄余玠、历代文豪鲍照、李白、杜甫……,特别是明代文豪吴承恩以一部《西游记》撼动世界文坛,为匡山历史文化积淀下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当代,武穴(原广济)人以弘扬匡山文化为己任,意欲打造匡山历史文化品牌,而与匡山渊源深厚的《西游记》文化源远流长,享誉中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也是当代名著文化的一个亮点。笔者综合考察认为,用西游文化统领匡山文化,着力打造匡山西游文化品牌,应该是整合古代、惠及当代、泽被后代的一件好事,实属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选择。
一、基础条件:匡山是《西游记》成书的背景地
笔者认为,匡山具备打造西游文化品牌的基础条件,因为,匡山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山,更是《西游记》的成书背景地、‚西游文化‛的发祥地,之所以这么说,笔者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从《西游记》的作者角度来考察,匡山作为《西游记》成书背景地之一是毫无疑问的
其一,作者吴承恩在蕲州任过‚荆府纪善‛,这与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陈元之序所指‚出自王府‛一致。这也是笔者关于匡山作为《西游记》成书背景地之一的认识基点。当然,学界也有《西游记》出自鲁王府、周王府等说法,这些观点几乎都站不住脚,《西游记》研究著名学者、河南大学曹炳建先生在《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刊发论文对其一一做了否定,众多研究者也指认《西游记》出自荆府。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尽管业界关于《西游记》作者还存在‚否吴‛说和‚疑吴‛说,但是,吴著说依然是业界的主流。
虽然学界也有人提出吴承恩不一定到任‚荆府‛的怀疑,但是严谨的学术研究不能靠猜测,要想否定吴承恩到任‚荆府‛,就要拿出证据,但目前关于吴承恩没有到任的说法尚没有任何证据,那就推翻不了‚到任‛之说。至少,吴承恩出任‚荆府纪善‛有官府任命、有历史资料记载,更有吴承恩墓中挖出的棺材板上刻有‚荆府纪善‛的事实,所以笔者认为可以确信吴承恩是到蕲州赴任的。
其二,从创作学的角度来看,作者创作的基础是‚深入生活‛。当然,对于作者来说,创作必须有生活来启迪创作灵感。‚生活‛有‚直接生活‛(客观体验)、‚间接生活‛(知识经验积累、资料借鉴、道听途说),吴承恩在蕲州做官,广济为蕲州治下,吴承恩出任的‚荆府纪善‛是一个‚闲差‛,作为一个文人,吴承恩必然会考察当地的山山水水,与地方文化人进行交流,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掌故、民间传说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就成为必然。更何况,《西游记》是一部‚世代积累型‛作品,‚小说‛又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匡山的历史文化、风物人情在《西游记》中得以映射也就是必然的事了。
(二)从地方文化人对匡山的田野考察来看,匡山的自然风物与人文传说成为《西游记》的重要内容
对某一区域产出的古典文学、古典文化的研究,是离不开‚田野考察‛这一基本环节的,而纵观业界所有的研究,观点和结论虽出自高层的研究者,但研究者所依据的田野考察数据资料大多出自乡邦文化人。这已经成为学界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普遍现象,从这一点上讲,乡邦文化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可谓是功莫大焉。
(未完,全文共21653字,当前显示14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