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出自《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意思就是说,新生事物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前途是光明的。对于从小就喜欢看战争书籍的我来说,这句话可以说是深刻脑海,在得知伟大领袖毛主席曾写过同名的文章,立刻拿来拜读,颇有感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是毛主席写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时间是一九三〇年一月五日,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党内出现的盲动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深入精辟的分析澄清思想混乱的一篇重要文章。

1927年大革命后,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由蒋介石直接领导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一场“白色恐怖”蔓延全中国。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革命进入了低潮。虽然如此,共产党人却并没有被严峻的考验吓倒,他们领导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篇章。其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井冈山葛民根据地的影响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全国如雨后春笋喷薄而出,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产生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正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的星星之火,才汇聚成旺盛的革命火炬,照亮前进的道路,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革命家,军事家对中国革命的坚定信念,才能使革命的火种绵绵不绝。

新生的革命力量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很弱小,但它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着未来革命发展的趋势。旧势力固然强大,但终究是要被新生事物所取代的,毛泽东同志认为,看事情必须要看到它的实质,而且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这个观点在大革命以后得了充分的证明。

可是星星之火究竟什么时候才可以燎原呢。这一点是当时许多同志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放在今天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自九十年代初苏东解体之后,在国际大背景情况下,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很多人说社会主义太遥远,这实际上是一种丧失信心的一种情绪——悲观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与七十多年前的昨天何曾相似。

胡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工作会议上以及在一次接见法国记者的时候谈到:一个社会的稳定要依靠坚强的政治领导,依靠经济的发展,依靠好的制度和法制。同时,全体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稳定,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历史和社会都表明,没有共同的精神支柱以及由此为基础的思想稳定是很难保证社会稳定的。


(未完,全文共13092字,当前显示12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