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肥西县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发展现状

肥西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区域共9个乡镇,该区域丘陵起伏,岗冲交错,且荒山荒地较多,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县前列,平均森林覆盖率10.2%。截止2011年底,江淮分水岭地区有林地面积约23.3万多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89.5%,其中退耕还林约12.8万亩,占全县退耕还林86.85%,公益林和商品林3.8万亩,占全县的91.5%,新造林约

3.2万亩,占新造林84.2%,蚕桑及其他造林也有3.5万亩,占全县的93.3%,苗木花卉约14.6万亩,占全县苗卉71.6%。主要树种为杉类、松类、硬阔、软阔、外松、杨类等,林业发展主要以现有公益林和商品林为基础,逐步实施荒山荒地绿化、退耕还林工程、苗木花卉、蚕桑种植、经果林等造林工程。自2011年开始,我县采取多项措施,把造林绿化、苗木花卉、林木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一起,在官亭、小庙、高刘、山南、花岗等江淮分水岭乡镇实施造林绿化大会战,重点培育发展林苗两用林和道路、渠道、村庄等“五小”绿化工程,同时被合肥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列入市重点造林工程。两年来,江淮分水岭地区共完成新造林70459亩(含“五小”绿化折算),占全县新造林面积的77.3%,其中片造林55800万亩,占全县78.8%,库塘绿化495个,占全县81.5%,道路绿化255公里,占全县69.2%,渠道绿化172公里,占全县68.8%,村庄绿化197个,占全县72.2%,农田林网10000亩,占全县50%,为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2.3个百分点。江淮分水岭乡镇大规模造林绿化,走林业生态产业化、产业发展1

生态化之路,带动了农村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村居住环境,有效地推动了肥西林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为做好我县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发展对策

一是领导重视,始终将开拓创新贯穿于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发展的全过程。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把林业产业放在地方经济支柱产业中去培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强调要实现森林覆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使合肥成为森林城市,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发展林业。肥西县结合林权制度改革,认真反思肥西林业发展机制创新问题,结合“十二五”规划制定,自下而上地进行林业发展机制创新,由过去政府包办造林转变成由企业和大户造林模式,营造了投融资机制活、林地流转机制活、工作推行机制活的投资环境。把植树造林与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和规模林业。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是突出特色,始终注重提高江淮分水岭区域林业建设的规模和品位。根据不同的资源、区位优势,肥西县对江淮分水岭乡镇林业进行科学规划,整体布局。紫蓬、花岗、小庙、官亭、高刘等乡镇以苗木花卉和生态林结合建立林苗两用林基地;山南镇、铭传、管委会等乡镇以蚕桑、荒山绿化为主导产业建立生态观光基地;其他乡镇以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等为主导产业建立木材加工和森林食品基地;同时又在紫蓬、铭传利用现有资源综合发展森林旅游休闲产业,充分挖掘森林旅游的文化内涵。这些基地各定其位,各展其长,各显神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速轨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竞争优势和产业链

条,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


(未完,全文共16387字,当前显示13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