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统筹兼顾体现执政能力和水平

个战略方针。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变革中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诸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行业之间与群体之间差距等成为突出的问题,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压力增大、城乡困难群众较多等加剧了社会成员的利益冲突。这些新的情况,凸显了统筹兼顾的战略意义和操作价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提出兼顾各方面群众,妥善处理改革进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对象和范围。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25年来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新归纳。执政党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善于领导。这里的关键是,必须把执政党领导能力和水平转化为统筹兼顾的执政机制。在总体把握上,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在具体实践上,坚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稳妥,全面准确。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筹兼顾,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筹兼顾有许多不同。坚持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必须重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筹兼顾,协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执政党的作用体现为全面谋划,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今天讲统筹兼顾,不是计划经济、一平二调,也不是抽肥补瘦、抽多补少,更不是平均主义、齐头并进。

而是发展快的地方加快发展,发展慢的地方大步向前跨越。当年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让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发展到一定时期,积累了相当实力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正是一个统筹兼顾的实践过程。

在统筹兼顾的执行机制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体现在尽最大可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及其内部利益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各项改革措施都必须使人民总体受益,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等不同方面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顾及方方面面又要注重突出重点,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注对社会困难群体和特殊利益群体的保护。

统筹兼顾以人为本,主要通过政策平等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对各类人才要一视同仁地提供服务,资源运用要平等开放,合法权益要同等保护,创业活动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使其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确立劳动、知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体现尊重创造、鼓励成功、肯定财富。

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地方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不能一切事都由中央包办、政府包办、领导包办、上级包办。

第二篇: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理解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理解

——学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心得体会新的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要通过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来体现。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提高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中,


(未完,全文共11181字,当前显示14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