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嘉峪关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纪实

出处:甘肃省政府网|发布时间:2013-02-2110:12

从依山傍水、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城镇,到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从企业密集、功能集约的产业集聚区,到规模生产、特色鲜明的农业示范区,城乡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融为一体,产业布局与区域功能相互衔接,农村与城市二元鸿沟逐渐弥合。许多人由衷地感叹:今日嘉峪关的城市与农村,已经融为发展的共同体,一幅城乡融合的和谐画卷日益呈现在大家面前。本报记者庄赋

重点培育,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必须有高水平的产业为依托。不仅要做到宜居,更要做到宜业。

嘉峪关市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互融互补的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城市带动、工业带动、旅游商贸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带动”的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户集中、城市居民旅游休闲向农村延伸的“三集中一延伸”进程。充分发挥工业城市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商贸物流、先进高载能等新型产业,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建设,增强了资源配置和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能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入园企业160多户,已成为联接城乡产业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平台,每年有5000多农村劳动力在园区长年或季节性务工,农民从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比重达到45%以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精心培育酿酒葡萄、洋葱种植、畜牧养殖以及精细果蔬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餐饮、休闲、旅游、运输及农副产品加工等非农产业,建成了国家3a级景区——中华孔雀苑,累计评选出33家星级农家乐。发放妇女小额贷款9038.5万元,促进农民在二三产业稳定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农业企业19个,建成了10个“农超对接”平价店和15个市场物价监测点,使农村居民在服务城市发展中增产增收。2012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980元,同比增长18%,预计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02:1。

把握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投入是硬道理。2012年始嘉峪关市每年安排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该市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建成了一批交通、能源、生态、信息以及城乡公用设施等骨干项目,城乡供水、供暖、供电及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新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1平方公里。按照城市标准,遵循农村特点,大力提升农村“水、电、路、通信、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标准化、便捷化程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施了农村居民点硬化、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工程,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快速便捷道路交通网络。2012年对3个社会管理试点村实行社区标准化改造,每户补助1.5万元,完成了住宅前后院美化整治工程。加强人饮安全改造、节水改造、秸秆气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饮水安全比重达100%。为部分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村组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配备了垃圾收集清运设施,在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实施了污水处理项目,乡镇所在地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实施了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滩育林、公路绿化和居民点绿化工程,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镇村组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配套率达到100%以上。


(未完,全文共18678字,当前显示141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