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下经济学》有感:地下经济的崛起
——读《地下经济学》有感
张嘉乐经世济用最中南
地下经济,又可以叫第二经济、灰色经济、未观察经济和未统计经济,总的来说,就是那些实实在在存在的,但不计入各种数据(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失业率)统计之中的经济。
贩毒,淫秽,走私与犯罪固然属于地下经济,然而这些非法经济行为也只是地下经济的一部分,总的来说,地下经济包括合法与非法两部分,合法部分是使用货币但未统计到的经济和不使用货币未统计的经济,例如,在我国广大农村中都存在的物物交换,未经过正经劳务市场和劳务公司的雇佣,这些对收入和就业影响重大的经济行为都属于地下经济的范畴。
地下经济图示
gdp可以用收入形式来表达,在a点,人类刚开始有经济生产行动时,所有的经济都是以物来表示的;b点,当经济活动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货币作为流通的一般等价物产生,并伴随着货币交易的种种优势,原来大量的物物交换迅速的向货币交换转移,然而依然有部分经济保持着物物交换的形式;c点,当国家开始有了国家统计概念后,绝大多数的货币交换都被纳入了经济统计之中,然而还有非法的货币交易和部分的合法的货币交易未被统计,更不要说还存在这一部分的物物交换的部分。而到了如今的e点,我们仍然只统计了总收入中货币收入的一部分,l1e-l2e就是当前存在的物物交换的部分;而l2e-l3e就是非法货币交易和部分未统计的合法部分交易,我们常说的地下经济,就是l1e-l3e的部分。
而这些数据也对政府的统计行为与政策制定存在影响。各国都有相当数量的地下经济,为此,各国往往存在着高估失业率与低估gdp水平的状况,而由此引发的财政与税收政策就可能造成不尽如人意的方法。
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传统菲利普斯曲线。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论证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反向变动关系而在上个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滞胀”时期,菲利普斯曲线却呈现出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正向变动关系,宏观经济学对此的解释为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忽视了人们的预期作用。
然而地下经济学却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事实与理论不符错的难道一定是理论吗。事实特别是我们所观察到的经济事实会不会出现问题。
菲利普斯曲线l
当经济受到外生因素的影响时,例如战争,对政府的不信任和管制经济会促使一部分人口与产业转入地下经济,而在政府的统计之下,这部分人口已经被划分为失业人口,在政府的表格上,失业率从菲利普斯均衡点u1转移到了u2,而实际的失业率依然是u1。而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采用传统的菲利普斯理论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率由0上升到3,货币增长率超过了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形成了新的均衡。以上帝角度来看,这变化是u1点上升到a点,是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但在政府统计的眼里,u1点变化到了d点,形成了上升的菲利普斯曲线l。
所以,如果政府保持着稳定就业这一指导方针又没有考虑外生变量引起了经济人口向地下经济转移的情况,那么就会造成观察到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双上升。
变化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地下经济学说的一个应用,而除了用来解释理论,地下经济学说与现实也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市场化阶段的大国,地下经济的规模与经济的管控程度呈现倒u型关系,在绝对管控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不存在地下经济。而在完全市场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地下经济与地上经济没有区别。
地下经济的规模
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阶段,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保持着对经济的控制。而无论认为我国的经济是更倾向于市场亦或者是更倾向于计划,或者是两者的平衡点,地下经济的规模都不可小觑。
(未完,全文共14335字,当前显示146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