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张家旧事》有感

——读《张家旧事》有感

曹江龙

《张家旧事》是1999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哀愁。

——张爱玲

一直以来,母亲都有一种令人羡慕的能力。不管多少年前的老东西,她都能用一句"这可是有大来历的"对付过去,然后分门别类的把它们安放整齐,然后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拿出来,像那些金鸡奖的女主角一样,瞬间激活笑点和泪点,讲述那些甚至比我的出生还早的故事。当她拿着过去的笔记给我看那整页整页都是诗歌和散文的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母亲也是有过青春的。

我很喜欢听母亲讲过去的故事,看她一点一点,捡拾年岁。

《张家旧事》只是一本回忆录,却因这讲故事的人的传奇,使这故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位九十岁的才女,将那一生的时光对着老照片娓娓道来,一个人的百年,一个国的世纪,一经张允和先生九十年襟袖飘染,成了一杯午后的奶茶,香暖馥郁,品而弥淳。

多少年以前,张家四姐妹名扬上海学生界,"大姐元和是校花,三妹兆和是体育健将——后来是沈从文的妻子;四妹充和则和口述者允和一样,昆曲造诣极高……"是传奇。

几十年后,老了的张先生在美国,依旧吹笛子,穿旗袍,唱昆曲,一曲《游园》,惊了多少人的梦啊,那梦里,那如花美眷,那往事尘烟,那杏雨江南,那青春。还是传奇。

一件旗袍穿了一辈子,从容之韵,把时光拈在指尖调笑又调笑,直是不肯老去。怨不得雪小禅说:那绸缎穿在张充和张允和张兆和身上,便是一种往事尘烟的细软,便是一种前世今生的味道。

"春暖的时候我们去花厅里念书……书房钱是两棵大玉兰花,刚有一点春信,就满树的花,我们不但看而且吃,玉兰花瓣放在油锅里一炸,像慈菇片一样,又脆又香。"九十岁的老人,回想起儿时的光景,历历在目,话语纯粹的像个孩子。我循着这本书,仿佛与张先生面对面的闲话,听她的故事,看她一点点的捡拾年岁,品那一杯午后的奶茶。

书中有许多老照片,见证了姐妹们的成长,也见证了国家的变迁,从蔡元培先生到邓小平总理,与张家都有交集。个中兴衰坎坷,由此可见一斑,然书中起伏总是恰到好处,使读者心境总能平和,大喜大悲顺接不惊,"自始至终,丝一般"九十载人世修为直让人叹为观止。

读完全书,既是艳羡于那"由绿叶变成红花的枫叶",更是敬佩张允和先生的记忆如此入微,九十载岁月藏在心中,回忆所至,都是诗书画戏的情怀。

于是,我开始羡慕母亲的那种能力,我是否能把青春的回忆保留到一生的尽头。或者说,我的青春是否能让我印象深刻的记一辈子。当我回顾往事的时候,是否会感到羞愧与不甘。

我想不会吧。一个敢于为自己纵情描绘的长卷,终会有挥毫泼墨的尾声。我愿意努力的去为我青春的长卷画上浓墨重彩的那几笔,去描绘一场色彩斑斓的青春。希望多少年以后,我能学会母亲的能力,能够对着照片捡拾年岁,给孩子们讲我的青春,指着自己并不好看的旧照片对孩子们说:我告诉你们,这就是当年文艺青年的范儿。

指导教师:朱昱熹

第二篇:读城南旧事有感(修改)情

——《城南旧事》读后感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这本书娓娓动人地叙述了作者在老北京城南的美好童年,写得亲切动人,充满怀旧情怀,对生活美好的向望,令人思绪万千。


(未完,全文共4736字,当前显示13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