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中国女工》有感:社会与个人

——读《中国女工》有感

2摘要。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行,个人与社会,具体说来,就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必须保持适度平衡。《中国女工》一书就反映了中国女工的身份认同,以及伴随而来的管理者的权利控制,以及工人阶级的不满和反抗。本文还将结合我国阶层划分对我国工人阶级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女工主体形成权利控制阶层划分

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跨国资本开始大量进入中国。此时大量非城市人口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变成了打工仔或打工妹。本文作者潘毅博士以民族志的方法,从1995年11月至1996年6月,通过亲身参与、观察与日常访谈等方法在“流星厂”这个田野中,对厂中的女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零距离的观察与论述。

在导言部分,作者先用工厂大火中的一位幸存者的话开头,然后说道:“一般来说,工厂大火之类的社会创伤预示着社会暴力,也呈现出打工妹们所承受的来自国哀社会主义、跨国资本,以及家庭父权制的三重压迫,这三者联手创造出一种以阶级、性别,以及城乡差别为基础的劳动剥削形式。[1]”作者以一位叫做晓明的女工为调查对象,并通过打工妹们的日记、书信,以及各种文学作品,找到这些打工妹的共同之处,发现了她们的孤立化和个性化,这也是资本的计划。“因此可以说,打工妹主体的形成是一个双重的过程:一个是使个人不断走向孤立的个体化过程,另一个是形成某种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群体形态的过程。[1]”

这个打工妹主体形成过程必定是艰苦的,而之所以打工妹选择离开家乡,来一个陌生的地方打工,他们打工的强烈欲望至少来源于两种诱惑——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女性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挣扎;另一面是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的巨大不平等。针对城乡分化,马克思曾经指出:“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2]”这种利益的对立,也是社会冲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冲突的发生,统治者或者管理者,往往会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比如,在本书的第三章,作者提到:工厂管理者通过运用一系列的微观权力技术来控制、掌握女工们的一切生活与劳动行动。罗斯在《社会控制》中提到,“按照控制对象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对于意志的也就是基于伦理的社会控制,以及对于情感的也就是基于政治的社会控制”[3]。而在我们的课本,也就是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这本书中,提到了从性质的划分,也就是“分为软控制和硬控制”[4],我认为这种分类更容易理解。硬控制又被称为正式控制,也就是利用法律、纪律、政权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控制。本书中,一些内容也有所体现: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与金钱惩罚制度;四处张贴工人手册,使女工们“被阅读”;每周一次的训导会等等。软控制又被称为非正式控制,利用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控制。这些体现在:重复命令建构权威性;运用歧视性语言迫使女工产生自卑心理,获取话语权力;生产流水线的独断专行运作;作为全景敞视主义的电子眼监控等等。


(未完,全文共8793字,当前显示13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