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身边的巴山》有感5篇

第一篇:读《身边的巴山》有感读《身边的巴山》有感

6月26日下午两点,阳光正烈。我在工区办公室内找出了一本名为《身边的"巴山"》的黄面书,一开始我并没有对这本书抱多大的希望,随手翻开了其中的一页,开始看了起来。"大巴山,中国最原始。最荒凉的山脉之一,因山重水复路难行,巴蜀大地不与秦塞通人烟。"一句及其普通的文字似乎把我带入了另一个地方,让我不由自主的继续读了下去,我想知道"巴山"是如何荒凉,如何路难行,如何不通人烟。

恶劣又艰险的地质环境,修建于特殊时期的"先天不良",令这一区间的安全生产困难重重。难道就真有不怕死的铁路人甘愿在这里养护铁路。我走进书中,在阴冷,潮湿的隧道里,党员和干部始终走在最前面,一条隧道曾被列为全路重点病害区段,常年流水,翻浆冒泥,病害不断。党员解和平一次夜间整治完病害后,他让工友们回去休息,自己和防护员留下来检测。隧道里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出洞后,已是凌晨四点多,他不忍惊醒酣睡的妻儿,便打开桥头工具棚的门,躺倒在一只装着棉纱的框里。第二天早上,上班的职工推开门一看,只见他睡得正香,身边的信号灯还亮着。大家禁不住视线模糊了,谁也没吭声,轻手轻脚地往外退,解和平还是被惊喜了,二话没说,又领着大家进隧道。工友们都说是钢筋混泥土铸成的。谁不爱惜自己,谁不珍爱生命。书中的老工长和我们一样有家庭,朋友,有自己的生活,更懂得如何珍惜这一切。

这个夜晚我再也无心睡眠了,躺在床上,脑子里都是那书里描写的画面,我打开灯,抓过书摊在床上又看了一起来,从来没有一本书里的故事能如此吸引我,让我爱不释手。我是一名刚入铁路的新工,同时时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长期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党员该是个什么样子,特别是铁路上的党员究竟是个什么形象。书中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我严肃而又低沉的回味,除了感动,还有愧疚。襄渝线东起襄阳,西至重庆,穿越巴山,黑水河钢梁横架在"一线天"间,令人望而生畏。当年,党员曹英美爬上100多米高的桥梁,系着安全带刷漆除锈。她的丈夫也是巴山养路工,两人都要上班,巴山没有托儿所,为了防止孩子醒后摔到地上,嗷嗷待哺的女儿被小两口用布带栓到床上。母亲拴在桥上,孩子栓子床上。7月5日晚,当我写道这一段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心里的酸楚,任由它占领整个眼眶。在铁路为岗位付出一份,家里的贡献便失去一份,但是对家庭发自内心的关爱,一点也不低于对铁路事业的热爱。在"两学一做"活动期间,我目睹了身边铁路老党员那种务实的精神,带给我更多的是虚心的学习和对信仰深深的思考。

7月2日,在我们党过完生日的第二天,《身边的"巴山"》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了,我再也压不出心中的冲动,我对巴山的向往,就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渴望奶水一样,是那样迫切和憧憬。这天下午我从十堰坐上k351先去紫阳,一路上我亲眼目睹什么叫群山峻岭,奇峰叠嶂,而两根延绵的钢轨就架在这上面。我就在上面驶过前人修过养过的铁路路。火车上我突然想起书中这么一句话:大山里,和他们祖辈一样,"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人还有很多。而他们很多人,伴着铁路成长,终老,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有的就葬在线路旁,即使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要看着这条铁道线上车来车往,顺顺当当。透过车窗看着铁路两边,很想在寻找他们过去的身影。到紫阳站,天已经灰蒙蒙的,似乎雨水即至,我在离紫阳站不远的地方找到一个旅馆,歇了下来。我打开房间后侧的窗户,坐在窗边,沉寂的望着远处的山脉,朦朦胧胧,紫阳小站位于襄渝线咽喉处,远处的大巴山捧着这个四等小站,憨憨入睡。


(未完,全文共12265字,当前显示14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