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司化管理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之初探
湖南中烟驻村工作队
关键词:公司化
管理
村集体经济
摘要: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队积极探索由支村两委成立合作社,以“村委会+合作社”的公司化管理模式进行运行,实践中,我们围绕三点下功夫、做文章,一是围绕“谁主导”这个核心下功夫;二是围绕“谁参与”这个关键下功夫;三是围绕“怎么运营”这个难点下功夫;同时对“村委会+合作社”模式下一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东源村位于罗霄山片区宜章县最边远的山区,属于重点贫困村,由三村合并,共有728户,2903人,建档立卡户162户,703人,2017年底贫困发生率6.28%%。整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山体石漠化严重,基础设施与产业均十分薄弱。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是光伏发电产生的效益,由于前期是贷款实施的项目,2万元还要拿来还贷。可支配金额为0。
从3月16日正式进驻,到11月21日通过脱贫验收,仅仅8个月的时间,湖南中烟攻克了东源村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户脱贫、村退出”这一首要难关。
随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成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目前来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虽然态势良好,但是仍存在路径单一、后劲不足的问题。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破一万元易、破五万元难”。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探索推行了“村委会+合作社”的公司化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模式。
一、“村委会+合作社”的公司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
在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国家、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大量投入金融资本和智力资本。通过对农村的智力资本投入,即农村社会的政府管理逐渐过渡为公司化管理,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效益,减少社区管理的成本。把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资本化,把分散的家庭经济松散合作变为股份化的公司内分工合作,以提高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市场价值,提高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项目的市场融资能力,加快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的速度。
“村委会+合作社”以公司化管理模式整合资源推动农村产业的核心是壮大村有经济。为给东源村退出贫困村后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使农村产业真正朝着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前进;同时也使村委会通过企业化的管理整合土地资源、凝聚人心;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提高村民的积极性;通过劳务用工的统一管理保障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提高农户的满意度
这些年,中央连续多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先后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免政策》和关于农村电商的重磅文件,同时还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对“三农”工作的关心,特别是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高度重视。
从专业合作社和电商的运营现状来看:经营的好,可以富一部分人,起不到辐射带动作用,即便是有带动作用,也只是搞活了某一个产业,谈不上壮大集体经济。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村集体经济与专业合作社和电商之间没有建立起桥梁和纽带,造成各吹各的号、各敲各的锣的脱节现象。基于此,我们思考:能否充分利用能人、市场、产业的优势,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对接市场,既为农户创收服务,又为村集体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保障。这就是我们提出“村委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初衷。实践中,我们围绕三点下功夫、做文章:
1.围绕“谁主导”这个核心下功夫
(未完,全文共4926字,当前显示13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