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银行业职业调研报告

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维持了高速扩张的势头。但是在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银行面临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处理不当,银行系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处于主体地位。

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在规模和品牌等方面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则在过去几年里大幅度增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另一个重要优势是隐含的政府担保。另外,银行的四个特点都说明着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向。其一,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它固有的脆弱性。由于货币和信用存在的内在脆弱性,再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银行也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从全球范围看,银行既是经济风险和经济不稳定的载体,银行也是金融风险和金融不稳定的集合。其二,银行与生来就与各种风险紧密联系。在市场化环境下,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非均衡性以及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矛盾冲突的客观性等素,都可能给银行带来风险。其三。我国实行的是市场与国家相互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就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说,我国尚未形成银行自主经营的市场条件。一方面,在严格的管制下,银行行为被严格限制。利率定价要遵循利率政策要求,信贷规模要符合存贷比指标,运营扩张要受制于资本充足率,银行只是政策的执行者.另一方面,银行还经常受到各种干扰。其四,银行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金融业,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越来越多地通过银行外体系进行,社会直接融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渠道脱媒和融资脱媒的步伐逐步加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降低。这四点就足够说明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负债难度加大,信贷投放进入收缩期。盈利能力微幅下降,盈利结构有望改善。但是资本压力与日俱增,高资本消耗模式难以为继。

以2015年为例,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第二,利率市场化已经到来。第三,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对银行传统商业模式的改变。第四,以“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设立为标志的“走出去”国家发展战略省市。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和储户风险意识的提高,银行的资信水平将日益重要。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已有很大的改进,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也有显著的提高,不少银行已初步完成管理决策、it信息系统上的总行集中化控制。但是不可否认,中国许多银行还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不良资产情况仍十分严重。截止201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8426亿元,已连续12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为1.25%,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这其实是银行体系为全国经济下行和产业转型升级在买单。


(未完,全文共11164字,当前显示11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