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黄奕文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追记古丁镇黄沙村党支部书记黄奕文

编者按古丁镇黄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奕文同志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群众勇斗穷山瘦水,彻底改变了黄沙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是我市农村基层村官的杰出代表。“9.21”洪灾后,他日夜操劳,长期带病坚持战斗在抗洪救灾复产重建的第一线,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光辉形象。获悉他去世这一噩耗,我们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奔赴古丁,连续多日深入采访,撰写了这篇内容翔实的长篇通讯,从不同侧面展示他感人的先进事迹,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敬请读者垂注。

苍天垂泪,百姓同悲。巍巍青山,功德永存。

11月30日,古丁镇黄沙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当日上午,该村上百名村民自发来到村委会办公楼,为刚累倒在工作岗位逝去的村支部书记黄奕文举行追思会,缅怀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

“黄奕文长期带病工作,是活活累死的。”高坪村小组村民卢伦邦含着热泪,哽咽地说。

“是他带领乡亲改变了黄沙村的落后面貌,我们失去了

1一位好书记。”山朱塘村小组村民罗锋老泪纵横地说。

“如果他不走,明年换届时我们还选他当书记。”60多岁的老党员陈坤芳泣不成声,痛惜黄奕文“走”得太早。

黄奕文走了,但他为黄沙村所作的贡献却永远铭刻在全体村民的心中。

开山劈岭,5年开通20条自然村公路

黄沙村是我市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这里山高水寒,地僻人稀,21个自然村零散分布在海拔650米至1100多米的山腰上。村民平时出行、送货,靠的是肩挑马驮。那一条条穿行于山间的羊肠小道,陡峭、狭窄,一不留神就有掉下山涧的危险。一些村民即便买了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也只能寄放在镇上的亲戚或熟人家,没有多少机会能派上用场,实在是很不方便。祖祖辈辈的黄沙人饱尝了路不通财不通的苦滋味。据了解,1999年以前,为了谋求生计,该村先后有800多人外迁他乡,另择高就。

要致富,先修路。黄奕文上任不久,便打起修路的主意来。但是,修建黄沙村公路,要跨山涧,越深谷,架桥梁,垒石基,全程长20多公里,工程难度之大不难想象。仅凭穷得叮当响的黄沙人的力量,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为了黄沙的发展,黄奕文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他借多位老板在该村投资兴建水电站需要运送物资的千载良机,拍着胸口向投资者庄重承诺:只要老板投资建路,黄

2沙村人愿意无偿献工。铮言顺耳,掷地有声。老板们被这位村官的大义感动了,一致决定出资修路。顿时,黄沙村沸腾了,人声鼎沸,炮声隆隆,一座座大山被辟开,一块块大石被炸掉,一条条路基垒起来……黄奕文和党员们走在修路的最前面,没日没夜地奋战在修路的工地上,熬红了眼睛,磨起了血泡,苦在心头自己知啊。

修路是黄沙村的千秋大业,这些道理村民们都懂,但一旦涉及到他们的自身利益,穷怕了的部分村民便会产生抵触情绪,闹个脸红脖子粗。黄奕文晚上从工地回来以后,虽苦虽累,也要挨家挨户登门造访,苦口婆心,对村民晓之以情,诉之以理,力求把思想工作做到村民的心坎上。黄奕文的亲戚罗瑶世,得知修路要占掉自己的一块3分田,一想到家里人口多田地少,粮食总不够吃时就来气了,拿着柴刀要找黄奕文算账。没想到这天晚上黄奕文主动找上门来,对罗瑶世说:“我家的两亩田,你要哪一块任你挑,我都没意见,但修路不只是你一家子的事,是关系到黄沙子子孙孙的头等大事,孰轻孰重,你该想好啊。”黄奕文一番贴心话,令罗瑶世一阵阵脸红耳热,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提修路占田的事了。


(未完,全文共14391字,当前显示14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