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乡镇供销社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心系集体,情牵职工

**同志于1965年进入**供销工作,从1985年起担任该社主任,迄今在供销社的岗位上已辛勤耕耘了39个春秋。

**镇供销社现有职工25人,离退休36人。主要靠出租门店维持运作。面对体制改革带来的矛盾和困难,是变卖集体资产,收拢部分资金,补偿分流人员,抑或结合政策,利用好自身优势,共渡难关呢。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实行体制改革,**供销社象各地一样,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赤字。职工面临着分流。照理说,按政策他是完全可以在当时把集体房产等转卖掉的。眼看其他的同行较多的都采取了以转卖社集体资产补偿分流人员的方法,他心里感到更大的苦恼。随大流,企业将解散,职工也将无着落;另辟新章,单位经济收不敷支,运作困难。社会上的一些好心朋友都纷纷劝说,叫他采取大多数人的方法,把企业财产转卖掉,多收些钱,既符合政策,解决企业经济困难,又或许可捞取些好处,同时,还可以把自己从繁重的企业事务中解脱出来。他是60年代老牌商业中专学校毕业生,商业经济管理知识经验丰富,完全有条件到待遇更优厚的单位就职,当时很多在惠州、深圳的老同学、现在的企业老板都纷纷愿意高薪聘请他去。然而**同志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能得到的好处和能争取的优越待遇,而更多想到的是企业职工和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6dgww.com查看民兵们的切身利益,想到的是如何最好地保障集体资产不至于减少,职工们不至于因改制影响而利益受到损害。因此,他没有听从朋友们的好心劝说,而是选择了促进企业保值、增值的路。在改制时,全社的资产一点也没有转卖,全部采取以承包出租方式发包给个体户或本社职工经营。一方面,既可解决单位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又可解决本社职工就业出路。讨论时,大家一致赞同他提出的方案。供销社早年办有1个加油站,因资金困难,无法经营,眼见面临倒闭的困境。**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挽救,寻求合作伙伴,通过对有意经营的个体户多次登门拜访、接触,做大量耐心的工作,最终使其答应拿出资金合作经营,从而稳定了加油站,增加了集体收入。对此**同志说:“作为单位负责人,我想的是国家政策方针,想的是单位利益,想的是职工的福利,只要不违反国家政策,对单位有利,对职工有益,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正是**同志的无私奉献才使**供销社在几经沧海桑田的变换中,始终保持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成为**镇唯一的一家能保留下来的多门店出租的集体企业,固定资产达500多万元,年经济收入达40多万元。

坚持原则,克己奉公


(未完,全文共10748字,当前显示10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