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纪实

——县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纪实

王传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文件明确提出,基层社植根农村,贴近农民,是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完全有条件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供销社结合实际,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合作制原则,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创办有供销经营实体、专业合作主体和为农服务载体的新型基层社,开拓为农服务新思路,发挥供销合作社独特优势。

一、完善制度,建立科学运营机制,发挥高效功能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存在的基础,是让“三农”有感的神经末梢。“社员代表大会”是供销社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重要特征,是体现供销社“三性”的基本形式。

由于历史原因,**县少部分基层社则陷入困境。为增强为农服务功能,他们对基层社建设作出大胆探索和尝试,一方面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动部分基础薄弱的基层社改制,轻装上阵。另一方面结合乡镇供销社的客观情况,按照行政区划,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采用“大社带小社、强社带弱社、富社带穷社”的方式,将10个基层供销社归并为六个中心社管理,保全了全县的10个乡镇基层供销社招牌和阵地。同时,集中基层社资产优势,管理人员优势,发挥拳头效益,集中资源抓发展,将全县人、财、物归并到县供销社核算中心集中管理,使近2万平米的优良资产得以重生和增效,赵湾、茨河等弱势基层供销社渡过了改革的困境。

在保弱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基层社“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在2017年,他们选择了两个基础较好的基层社推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通过组织领办、业务联合、信用合作、经营互助等方式,吸纳区域内农民、商户、涉农经营主体、村支两委能人共同参与基层供销社建设。实现基层社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捆绑发展、相互促进的新模式,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组建了新基层供销社的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定了一套班子管两线的领导机制、上下贯通的干部机制、理监事会分工合作的民主治理机制、独立核算的分类考核机制、利益相连,风险有效管控的运营机制这五种机制,县供销社也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和监管机制,保障相关制度落地,同时也监督基层社的为农服务方向不得偏离,要始终把为农服务作为基层社的根本遵循。两年来,石花、盛康、城区、庙滩4家中心社(7家基层社)已成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

二、强化合作,成为专业合作主体,发挥组织功能


(未完,全文共10848字,当前显示103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