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机大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定远县农机大户陈言山先进事迹

定远县桑涧镇河西村村民陈言山从2003年购置第一台大型拖拉机起,发展到现在拥有50马力大型拖拉机2台,大型收割机2台,其中插秧机2台(高速插秧机1。

言山等8人成立了定远县天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天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不仅顺应了河西村及周边地区农机户的心声,同时对定远县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合作社集技术服务、交流信息、物资供应、开拓市场等多种功能于一身,通过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有效地解决了政府组织“统”不了,专业技术部门“包”不了、单门独户办不了的事情,该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能提供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还积极探索尝试订单式农业生产方式,增强了会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购置农业机械上,陈言山根据自己经验,为会员购机做好参谋,帮助他们选购适应性强、质量好、售后服务优的农业机械,为6人节约资金近万元。2010年5月,他积极牵头与中石化定远分公司协调,在柴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组织了50吨柴油,为天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户解决了燃眉之急。

第二篇:种粮大户先进事迹

马生科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回族汉子,引领一帮农民共同发展马铃薯产业,让山区农民种植的“土豆”走出家门,挤进城市,跨越国门,变成他们赖以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1、情系农村,务农爱农

固原市原州区位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使马铃薯成为当地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马铃薯产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仍不明显,农民想靠种马铃薯发财只是个梦。带着这个问题,马生科没有沉默,他走南创北,进村入户,了解缘由,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地马铃薯品种单一且老化,产量偏低,加之外运渠道不畅,商品率价值很低,导致种植户增产不增收。做了多年小杂粮贩运生意的马生科深知,要想让马铃薯升值,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文章:第一要提高马铃薯单产,提升品质;第二要疏通外运渠道,打开销售市场。就这样,这位饱经风霜的回族庄稼汉子,本着吃苦耐劳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带着一方百姓开始做马铃薯文章,继而为六盘山区农民撑起了一方天地。

2、科技支撑,典型带动

他在几年的组织运销中发现,六盘山区马铃薯品种单一,性能老化,抗逆性差,产量普遍较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买不上好价钱。xx年,他率先从甘肃、青海等地引进了“陇薯6号”、“青薯168”等马铃薯新品种,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在原州区头营镇建立了千亩种薯繁育基地。当年繁育基地喜获丰收,亩产量达到xx公斤,比传统种植提高了2倍,且品质优良。几年来,他先后引进适合当地耕种生产的中、晚熟马铃薯优良品种20多个,年均推广优良品种种植面积4万亩,亩均增产380公斤,增收912元;特别是引进的航天育种“黑美人”马铃薯种薯,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值,目前市场价10-20元/公斤,而普通品种马铃薯市场价1-2元/公斤,是普通马铃薯价格的10倍。同时,他先后组织农民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10余次,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17000多份,内容涉及脱毒良种选育推广、机械化播种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保鲜贮运等一系列推广体系。通过科技培训推广,有效提高了薯农的耕种管理水平为提升当地马铃薯产业升级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完,全文共6757字,当前显示13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