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信息化管理探索
医院信息化管理是指在医院管理和医疗行为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使互联网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领域中得到全面应用并发挥积极作用[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管理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2]。
1健康中国对基层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健康中国管理规划(2016-2020年)》的编制工作于2015年9月正式启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三医联动、医药分开、分级诊疗为核心的健康中国战略将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1三医联动与信息化管理的科技支撑作用。“三医联动”,即“医疗卫生”、“医保”及“药品流通”等三个方面的联动体制改革。其中,医保是基础,医院是核心,医药是重点,因此,三医联动的主战场和关键点都在医疗机构,三医联动最终是否能够实现都取决于医院的实施[3]。县级医院通常被定位为本县域内的综合型保障性医院。要达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推进慢性病防治、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的要求,就必须以医院信息化管理为抓手,重点发挥信息化的强大数据支持功能,持续推进基层服务体系管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通、高效运转,让医保、医药、医疗"这“三医”实现真正的联动,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
1.2医药分开与信息化管理的技术保障作用。医药分开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降低群众用药负担,满足基本用药需求。因此,县级医院需要进一步强化药品供应保障、预警工作,进一步完善药品储备、应急供应机制,建立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和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这些都依托于医院规范、准确、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依托于大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和利用。
1.3分级诊疗与信息化管理的互联互通作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基本内容。实现分级诊疗,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推进。在功能上,系统应具有转诊管理、转前咨询、接诊管理、协议管理、床位资源、审批管理、统计分析、病种目录、首诊机构、全科医生签约管理、政策法规、业务消息、转诊日志等功能[4]。一方面医院内部需要完善电子病历的采集、存储、传输、质量控制、统计、安全保障等;另一方面,社区需要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和智能卡为基础的卫生信息平台,需要保证医生随时随地可以调阅该患者的健康档案和就诊记录。
2基层医院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医院领导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知程度不同,所以在具体工作上各有侧重,参差不齐。主要问题有: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不明确,信息化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对信息化管理的投入不足,对信息系统的数据利用不够等等[5]。
2.2信息化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基层医院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升级;医院部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认同度不高,缺乏计算机应用技能;临床上后台基础数据的录入、修改不够规范可能导致部分数据失真失范,从而失去统计意义。
(未完,全文共4064字,当前显示12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