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央农村会议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三农”发展的变革和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为乡村发展指明了道路。特色村寨建设是发展民族地区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在村寨建设实践中仍存在缺乏合理规划、定位不明确、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导向基础下,结合荔波洪江村的发展现状,对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整合资源、找准定位,探寻适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民族特色村寨;发展路径
1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作为强大的内生动力,发挥了自己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完成制造大国的发展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但长期以来,农村发展动力不足、关注度偏低,远远落后于城市,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诸多、产业基础薄弱等诸多难题。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按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发展之路。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导向,以特色村寨为研究对象,以发展特色经济为手段,将乡村振兴、特色村寨经济有机融合。贵州省是全国特色村寨最多的省份,本文将民族特色村寨经济发展引入乡村振兴中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探索出一条贵州省贫困乡村实现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
2贵州省特色村寨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一个民族大省,是多个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9%。因此,贵州省对民族村寨建设相对重视,出台了《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村寨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针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村寨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截至目前,贵州省共有213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居全国第一。十三五规划以来,贵州省民宗委共投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专项资金达1.2亿元,以“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培育了西江苗寨、肇兴侗寨、惠水好花红、贞丰者相特色小镇、三惠邛水特色小镇、贵定音寨村和青岩龙井村等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品牌,推动贵州省特色民族村寨发展。在我国民族村寨的建设过程中,吸引着大批学者研究,例如,石文慧、李忠斌以综述形式,提出在新农村建设的助推条件下,形成以村寨为单位,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区域联动式发展;杨桂华以香格里拉霞给村为例,以民族生态旅游村多维度的价值为主线,认为民族生态村在不同客体身上具有不一样的价值取向。这些研究使我们对民族特色村寨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更好发展特色村寨指明了方向。
3贵州省荔波洪江村村寨经济发展实践进程
(未完,全文共3994字,当前显示12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