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金融建设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政府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家之间贫富差距扩大、逆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结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国内背景而提出的。倡议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横跨亚欧大陆的中间地带,总人口约占全球的63%,而经济总量仅占29%。其中,许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资金、技术、人才缺乏成为阻碍这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制约社会经济合理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金融供需矛盾。“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在原有的国际金融框架下进行增量调整,将资金供需双方联通,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亚投行是我国政府发起、主导并建立的第一个国际开发银行。在上述背景下,亚投行能否解决“一带一路”沿线资金富裕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矛盾。能否在改善基础设施现状的同时,实现中国的金融崛起。其遇到的挑战应如何克服。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供需矛盾
(一)基建资金的巨大缺口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交通基础设施欠缺已经成为制约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给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带来难以克服的困扰。例如,因为没有道路,乌兹别克斯坦人民在境内运输货物需要从他国穿行。这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将会阻碍国内物资和人才等有形资源的自由流动,甚至还会制约信息和资金等无形资源的高效配置,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由此形成一个在本国国内难以快速、有效破解的恶性循环,从而使这些国家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长期低水平徘徊的态势。要打破僵局可以从外部借力,比如从国际金融机构或外国政府等外部借款,通过外部力量打破现有平衡,为经济注入“新鲜血液”,刺激社会经济产生应有的活力。但是,目前国际性金融机构对此提供的贷款远远不够。以“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地区为例,据亚开行预测,2010年至2020年,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约需7300亿美元,而亚开行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只投放了92.84亿美元和101.86亿美元的贷款(王达,2015),其他国际性金融机构对亚洲地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的贷款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巨大。
(未完,全文共7419字,当前显示10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