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领域“灰犀牛”及防范分析
[摘要]经历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与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国金融领域的“灰犀牛”风险隐患逐渐显现。当前中国金融领域的“灰犀牛”风险隐患包括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国有企业高杠杆率、影子银行膨胀发展与违法违规集资乱象频出。导致“灰犀牛”奔跑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政府隐性担保与市场主体的非理性。因此,释放已经积累的金融风险应该稳定房价,防范房地产泡沫破裂;去杠杆,抑制地方政府与国企债务继续膨胀;对影子银行进行全方位监管;改革金融监管框架,全面监管金融风险。
[关键词]金融风险;灰犀牛;房地产泡沫;政府债务;影子银行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蔓延成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破坏性之大,影响程度之深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罕见。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从2012年开始转为中高速增长,进入经济下行的调整时期,前期积累的各种矛盾逐渐显现,金融领域的风险也不断增大,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中国发展与监管金融市场最核心的主题。中共中央在2016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将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着力防控资产泡沫,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在2017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系统系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人民日报》评论员在文章中引用米歇尔•沃克教授提出的“灰犀牛”一词,用于刻画发生概率较大,冲击力极强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预见的高风险。尽管“灰犀牛”的出现会伴随一系列警示迹象与信号,但由于体制或认识的局限性,没有提早应对与防范,最终演化为系统性危机,对经济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1](p18)。早在2004年,联邦调查局公布的一项报告就在提醒投资者抵押欺诈可能会全面爆发。随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达沃斯论坛分别在2007年与2008年1月不断发出房地产市场衰退的警告,但直到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以及随后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这一问题才被重视。因此,防范与化解当前金融领域的风险,必须增加危机意识,高度重视“灰犀牛”风险,加强预警与跟踪监测分析,防患于未然。
一、中国金融领域的“灰犀牛”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与财政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复杂的经济环境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确定因素,金融风险不断积累,通过风险传导机制,局部风险会演变为系统性风险,金融风险会演变为经济风险,最终转化为政治风险甚至社会风险。目前,中国金融领域中可预见的、风险较高的且容易被低估的“灰犀牛”主要有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国有企业高杠杆率、影子银行膨胀发展与违法违规集资乱象频出。
(未完,全文共9527字,当前显示10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