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本地高校对城市建设的助力研究

【摘要】创新是进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本文首先分析襄阳市本地高校对襄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助力形式和内容,最后提出襄阳市对本地高校的支持建议,以提升本地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增强本地高校对襄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助力能力。

【关键词】襄阳;本地高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1引言

2013年4月19日,襄阳市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襄阳市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2017年6月,科技部对襄阳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进行了评估,并给予较高评价。然而,襄阳市要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还需要大幅度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1],还需要在“创新”二字上下功夫。创新是智慧和知识的结晶[2],高校作为知识和智慧的承载,可以很好的助力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襄阳市拥有5所高等院校,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湖北文理学院拥有专任教师967人,在校生16000余人,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1项,省部级项目245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7项,授权专利数量居全省高校十强,具有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很好的助力襄阳市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因此,研究本地高校对襄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助力形式和内容,对于襄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时代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2本地高校为襄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助力

2.1教育输送人才,助力本地经济文化建设。襄阳市本地高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本地,促进本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此,襄阳市本地高校承担着向襄阳市地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艰巨任务。多年来,本地高校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在襄阳地区工作,助力本地经济文化建设,在襄阳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无不见到本地高校毕业生的身影。由于襄阳市本地高校的毕业生都受到过高等教育,文化水平高,前瞻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在自己工作的单位都肩负重任,独当一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他们引领着襄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


(未完,全文共3243字,当前显示8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