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殊教育探析

摘要。残疾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亟需高等院校对残疾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从而有助于社会更加关注残疾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全面发展,增强残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特殊教育;融入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13027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或进入特殊教育学院接受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残疾大学生无论从理想信仰、民族情感还是对社会道德的领悟等方面都是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但也有少部分残疾大学生由于自身缺陷产生了强烈的自暴自弃心理,不愿与人正常沟通和交流,宁愿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导致他们人生目标缺失,对学习失去兴趣,长期处在自我否定的状态中。因此,亟需将残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高等特殊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方向需要由先进的、正确的思想体系来引导,因此,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原则。残疾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要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来武装残疾大学生的头脑、来指导实践。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激发残疾大学生的爱国情操;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残疾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提升残疾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未完,全文共2680字,当前显示7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