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农村引进优质劳动力探究
【摘要】劳动力是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西部农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劳动力的缺陷性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分析,以及优质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探究出西部农村引进劳动力的路径。培育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农村劳动力发展新模式,为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优质劳动力;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成为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面临的重大长期性、战略性举措。农村产业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西部部分农村还存在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问题。导致西部农村长时间劳动力都呈现流入城市、流出农村的特点。西部不同于全国其他的地区,由于整体经济发展较慢,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不仅向西部城市流动,而且还有一大批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因此西部农村劳动力问题更加突出。
一、西部农村劳动力现状
西部农村由于长时间受自然环境的限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近年来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帮扶下,大部分农村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长时间向外转移,造成当前我国西部农村遗留劳动力与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匹配,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凸显,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劣化问题严重。
(一)劳动力转移呈现选择性。从发展程度来看,一般城市发展层次较高,产业配套比较完善,产品制造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高,工业化进程推进快,有较多高科技的支撑,发展潜力大。所以城市的劳动就对劳动者的身体素质、知识技能等各项综合条件都有较高的要求,对外来务工人员也有严格的筛选机制。因此城市可以接收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并且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流入城市的都是农村相对优质的劳动力。虽然也有部分留在农村的优质劳动力,但是这部分人数量还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城市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居住条件,医疗、卫生、教育等发展都远远领先农村。这些条件的完善也吸引着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所以导致当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现选择性。
(二)留守劳动力结构劣化。传统的农业劳动对劳动力的各项综合素质要求较低,现阶段农村的各项种植经验大多都是农民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的,太多的理论教学。导致现阶段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问题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农村劳动力面临着劳动力的素质不断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等的问题。西部农村人口数量大,农村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突出,甚至很多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恶化,种植业发展缓慢,留守农民生活条件不断降低。城市相比于农村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更好的就业机会与就业环境,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剩余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一定的知识技能,在今天农村机械化程度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设施不相适应。造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二、优质劳动力如何助推乡村振兴
优质劳动力是指那些具有较高文化程度,掌握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优质劳动力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西部农村缺乏优质劳动力成为阻碍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相反,如果能够引进一大数量的优质劳动力将会对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未完,全文共4285字,当前显示13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