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校管理“去行政化”路径探析

摘要。高校“行政化”使得高校行政权占主导地位,教师话语权不足,“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从而影响了高校办学质量。教育供给侧要达到与市场需求侧的供需平衡,需转变“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去行政化”已成为今后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了高校管理行政化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去行政化的路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校管理;去行政化

自2015年11月份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热词,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时成为各行业争相讨论和研究的重点。“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也不仅仅是“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包括工业、商业、教育、文艺、军事等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一出,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国内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宁国富,2015;胡鞍钢、周绍杰、任皓,2016;邓磊、杜爽,2016),国外相关媒体及人士也对此发表了一些看法。但目前对教育或者高校供给侧改革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特别是尚未查找到国外相关内容的文献。结合供给侧改革热潮,阐述了“行政化”带来的社会弊端及影响,提出了“去行政化”的有效路径,为“去行政化”提供了有益建议。通过“去行政化”的有效实施,高校有了办学自主权,学术、教学、教师得到重视,行政权服务学术权,师生更致力于教与学,行政人员更致力服务意识,校园的官本位思想渗透慢慢减少,高校能根据市场的结构性和选择性的需求作出相应的供给侧调整,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教育引导着经济的发展[1]。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去行政化”内涵及关联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包括对经济领域的改革,也包括对工业、商业、教育、文艺、军事等领域的改革。传统教育所提供的教育产品面临着供需关系的结构性失衡,“供需”严重错位,一方面毕业生面临着难就业、失业率越来越高,高校培养出来人才的滞销和积压,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又在在呼吁、渴望人才,中低端人才过剩,而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因此,教育供给侧改革要革的是传统教育产品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的命,从教育及教师本身改革着手,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合理利用稀缺的教育资源,调整资源结构,让教育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3]。

(二)“去行政化”的内涵。行政化,是指行政行为在非行政领域的运用、延伸及泛滥。去行政化,就是淡化行业、职业或某项工作的行政色彩,尽可能地突破行政的束缚,突出行业、职业的主导地位。高校“行政化”通常指由于行政对大学的过多干预和行政机构特点对大学的影响,大学变得越来越像行政机构,失去了大学作为一种教育和学术机构自身所应有的特征。行政化既包括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也包括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4]。就政府对高校的行政行为而言,政府长期对高校统筹统管,将行政事业管理的那套行政做法套用在高校管理上,设置行政等级级别,执掌着高校的机构设置、岗位级别、招生数、课程改革及经费、项目审批等等;就学校内部管理而言,高校内部管理延伸了政府行为,行政权压制着学术权。高校“去行政化”就是高校有自主办学权,行政权让位并服务于学术权,净化校园风气,给教学及学术研究一个自由的环境。


(未完,全文共6270字,当前显示14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