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资储备供应模式研究
摘要。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构建应急物流物资储备供应模式,建设应急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合理布局物流网络,科学管理物资,合理控制库存,发挥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参与,采用专门储备、委托储备、协议储备等多元化主体的采购与储备的模式,解决应急物流在快速反应、信息沟通、合理库存、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不足。建立跨行政区域的信息共享、联合调度机制,充分利用资源。建立完善检查、监督制度,提高应急物流的快速反应性能。
关键词:应急物流;大数据;库存控制;采购管理
我国应急管理经过机构改革后,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是从突发需求和应急物资的供应效果来看,应急物流在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反应、信息沟通、合理库存、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应急物资储备供应模式,建设应急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合理布局物流网络,科学控制库存,鼓励社会参与,是应急物流发展的必由路径。
1应急物资储备概述
应急物资是指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保障物质。应急物资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三类:一是生活物资,主要指粮油食品、食宿照明用具等;二是工作物资,主要指突发事件中使用的专业性物资,包括防护用品、救援运载、动力燃料、工程设备、器材工具、通讯广播、工程材料等;三是特殊物资,主要指针对少数特殊事故处置所需的物资,如爆破装置、一些特殊药品等。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运送过程形成应急物流,应急物流不同于一般物流的活动,它具有突发性、需求的随机性、时间的紧迫性、峰值性、弱经济性等特点。应急事件的突发是随机性的,无论是应急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时间要求,还是供需地都有着很大的随机性。紧迫性是为了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流量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应急物流必须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运送大量物资。相比普通物流,应急物流更加强调在突发状况下的效率。
2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的现状
目前应急物资储备大多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自行组织开展,但是从灾后需求及应急物流所要达到的目标看来,应急物资储备在基础设施、快速反应、信息沟通、合理库存、社会参与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2.1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不健全。储备点较少、设备设施不完善,网点分布不均衡,储备种类和数量不能满足应急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了许多生产、流通领域的物流中心来满足社会的生产、生活的需求,但是针对应急物流方面的投入不多。
2.2我国应急物资库存控制薄弱。我国应急库存管理模式简单化,传统的应急中心对于应急物资的管理主要是根据物资的价值和数量的进行分类,缺少库存控制的经验和库存成本核算的意识,造成应急物资库存过多、过期失效、不足等现象。商业合作储备尽管已经进行了尝试,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2.3应急物流信息不畅通。西方发达国家在应急物流上大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控制模式,突发事件来临时,系统就可以立即响应。我国目前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信息孤岛效应严重,当出现突发事件后,指挥部层层下达指令,再对每个物流中心进行布署,浪费掉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未完,全文共4099字,当前显示131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