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2018年3月,银监会与保监会职能合并,组建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成为历史。作为银保交叉型业务的典型代表———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在银行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既有出自微观层面的产品和营销管理等问题,也有来自宏观层面的监管和制度问题。在银保监管合并的新常态下,解决我国银行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除了发挥监管的协同与融合外,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完善宏观制度安排和政策指引,规范微观主体的经营行为。
[关键词]银行保险;监管融合:对策建议
一、引言
银保融合是银行业和保险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银行保险(bacassurance)作为银保融合最为重要的模式,实现了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共赢:一方面,银行业的激烈竞争迫使银行在传统的存贷业务外,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为了拓宽销售渠道,追求保费规模,也需要开发新的销售模式。我国银行保险萌芽于1995年,2000年以后迅速发展,目前银保渠道已经成为了寿险公司业务保费来源的第一大渠道。然而,银行保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产品同质化、销售误导、后续服务缺失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保险的发展,而且有的问题至今仍未寻求到有效解决途径。银保业务横跨银行业与保险业,在分业监管模式下,囿于监管的权力界限而极易出现监管真空,而这也正是银行保险问题较难根治的本源。2018年3月,银监会和保监会正式合并,成立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可以预见,银保监会的成立必将创造更加完善的监管环境,而在新的监管环境下,银行保险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这又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二、相关文献回顾
关于我国银行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保产品和营销问题、对策以及银保发展模式等方面。首先,对于银保产品设计及营销问题,陈文辉、李扬、魏华林(2007)认为当前我国的银行保险存在储蓄型产品比重过高、手续费支付问题、银行对保险销售人员的激励制度问题以及银保产品的满期给付问题[1];徐静(2015)认为银保发展中存在产品结构单一、代理人专业知识不足、保险公司恶性竞争、技术安全不足等问题[2];仇克迪(2018)认为存在一部分保险公司“资产驱动负债”,将保险产品特别是银行保险产品简单异化为“理财产品”[3]。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宋明岷(2005)通过swot分析后指出,规范和发展银保市场可以通过深化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细分目标市场、转变竞争策略、加强营销人员培训、加强风险管理、改进对客户的宣传与沟通、开发it平台等策略[4];仇克迪(2018)认为要加大对银保渠道保险产品设计、准备金提取规则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推动银保产品由短期向长期,由理财向保障,由趸交向期交的转型发展[3]。而对于银行保险发展模式问题,郭琳(2005)认为金融集团发展银保的模式并非一成不变[5];邓志清(2006)认为汇丰模式即“内部一体化”是银行保险的最佳模式,因为该模式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可以充分体现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可以平衡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的利益关系[6]。从以往的文献来看,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微观层面,对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营销方式、产品结构等展开探讨,而对于宏观监管层面和银保发展方向的研究较少,对新旧监管变化下的银保对比研究更是少见。本文着眼于银保监管融合的视角,对银行保险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展开探讨。
(未完,全文共4335字,当前显示14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