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管理在铁路安全生产的作用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高铁装备大面积投入运营,高科技、新技术产品设备的比重在铁路运输各个环节中的份量越来越大,铁路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的任务要求也越来越重。如何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去适应铁路安全生产新的形势,成为铁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先后对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部分站段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在部分站段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些环节中,安全生产的管理还是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有的还停留在以前普铁时代的水准上,安全管理不精不准的现象和苗头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笔者认为,遵循精准管理,防止不精不准的“病毒”在铁路安全生产工作中蔓延,是我们当前抓好铁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铁路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粗放问题
所谓精准管理,就是要对管理对象的现状、特点即变化趋势做到全面准确把握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和督导,使其朝着预定的正确目标发展。近年来铁路企业大力倡导和推行这种管理思路和方法,但从总体效果看还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管理方法依然粗放。一是照搬固化的管理手段。在一些事故分析和管理上,部分单位存在不思创新、照搬照抄照转的固化思维,未能针对问题,“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如某单位发生了一件调车撞重钩事故,只是按段上制定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对事故分析也只停留在调车速度超速连挂的作业层面,对管理层面干部作风不实,全段调车作业人员配置不合理,安全卡控存在缺失等方面管理问题缺少分析,只是简单的按考核办法进行经济考核,未能从深层次的管理层面去分析问题,只是“见子打子”,疲于应付。对造成本起事故的原因是个性问题还是共性问题,是现场作业问题,还是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不清楚,以致难以“对症下药”抓准关键点。分析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单一地从现场作业场面分析,更重要的是要从深层次的管理层面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问题;不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此类事故还是会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单位存在安全问题纠而复生的原因之一。二是安全分析不够深入。一些部门、单位仍然未认识到安全信息的源头管理作用,不善于通过加强安全信息分析去及时发现和解决现象背后的管理问题,信息收集渠道单一,日常分析浅尝辄止,不注重把日常安全信息和历史数据结合起来归纳总结分析,导致对本系统、本单位安全总体趋势和重点安全风险把握不准。
1.2管理制度仍显粗放。一是制度制定精准度不够。某些制度办法的制定存在不完整、不精确问题,缺乏唯一性、严肃性和准确性。在施行过程中,往往采取补充措施或进一步规定等方式方法加以所谓完善,标准之外还有措施办法,致使作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岗位要求无所适从,难以准确把握,影响了工作质量及管理效果。如近期检查某个单位应急处置情况,发现单位制定的有关处置信息汇报程序均存在文件表述较模糊,不统一,可操作性不强,造成值班人员只凭经验进行处置,出现漏报现象。二是整体运作的制度关系界限不清、相互交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运作,长期采用以文件、会议、措施、办法等主要形式和手段,从而在同一种内容的文件或措施办法中产生了大量的管理、技术和作业内容的交叉及冲突,造成现场一项工作受到多重约束,制定内容过于繁杂和存在交叉冲突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4395字,当前显示13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