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

1广东省农机信息化需求分析

2018年3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选取了江门、云浮、梅州等8个市的9个县市进行现代农业装备发展现状调研。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全省水稻机耕和机收水平为70.13%,相对较高,但机播和高效植保方面机械化水平低;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偏低;丘陵地区机械化水平较低。全省农机化发展存在发展推动力不足、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提升缓慢、农机装备研发能力不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发育程度低等方面的共性问题。而信息化技术可提升农业机械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管理水平,促进广东省农机化全面发展[9]。当前,针对广东省农机化发展现状,对于信息化技术应用最迫切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作业补贴监管需求。我国农机市场在经历“黄金十年”后,基本趋于饱和,现有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市场的拉动作用减弱,因而需要更多的新政策或手段推动农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农机作业补贴作为农机化补贴政策的一种,是农机购置补贴以外的新型补贴模式,真正将惠农政策与惠农资金落到实处,有效地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更符合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在信息化监管手段出现之前,补贴实施工作一直存在几大难题。一是作业面积的核实。通常采用人工抽查的方式,工作强度大、核查成本高、准确性差,同时,由于检测手段的落后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虚报面积、核查失误的情况,以上问题都会影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补贴的审核发放。机手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申报不规范、资料不齐全,同时,相关审核流程长、资金发放延迟,影响了作业补贴政策实施的范围与作用。农机作业监测终端与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应用,为作业补贴的面积测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审核依据,在简化流程、提升效率、减少工作量、提高准确性、避免争议等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试点应用中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

1.2农机购置补贴与机具核验的监管需求。通过提高以信息感知设备、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控制为核心的农机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补贴申请、机具识别、作业轨迹监测等方面的数据互通互联,提高核验信息化水平,提升补贴机具监管、统计的高效性、真实性,可以有效避免骗补、套补、挪用资金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对强化和改善补贴政策实施管理服务、扩展补贴资金使用范围、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10]。

1.3建立全省农机作业数据库,实现农机精细化作业管理需求。建立本省农机作业数据库,对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基于农机分布与作业量分析的农机跨区调度;二是基于行驶轨迹跟踪的农机安全监管;三是基于位置服务的恶劣天气避险、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四是基于售后服务数据与作业数据分析的农机质量评价;五是对“无人农机”“智能农机”进行在线监管及作业规划


(未完,全文共3499字,当前显示11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