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 [高中校长职业化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已初步建立。校长应全心投入校长岗位,而考评校长业绩的,只是其从事管理工作的表现,不再看其学术成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管理人才的职能。笔者通过分析校长职业化的优势,提出构建我国的校长职业化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校长职业化约束机制
一、研究背景
校长对一个学校的影响力是很大的,选拔什么样的人担任校长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发展,那么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合理的校长选拔制度呢。对此,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认为,到现在我们国家对校长应该说还是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制度。究竟什么人可以当大学校长。什么人可以当中学校长。什么人可以当小学校长。什么人可以当职业学校的校长。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这方面的制度今后需要进一步建立。制定规划纲要的过程中专家们也探讨了很多的办法,比如提出来在学校实行职员制,也提出过其他的选拔的办法,既要有标准,又有要制度,还要有选拔的方法。
1995年原国家教委人事司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讨班和原国家教委人事司领导的undp项目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项目承担单位赴国外考察所撰写的系列报告中最早提出校长职业发展与专业化。随后,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也开始试行校长职业化。深圳计划用5年时间在中学、小学、幼儿园分别推行校长职业化;2002年,辽宁省本溪市开始在12所中小学试行校长管理体制,中小学校长任期满后由以前的上级任命改为竞聘上岗。
二、校长职业化的必要性
1.人事制度改革的影响
(未完,全文共2220字,当前显示64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