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办学员满意的培训 贯彻落实纲要

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纲要》确定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在新形势、新起点、新任务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质量,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优质平台,是各级教师培训机构面临的最大课题和使命。

福建教育学院作为以培训为主业的省级培训机构,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为契机,在多年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特色兴校、质量强校”意识,扎实构建教师培训质量体系,积极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发挥学院在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龙头和引领作用。

一、明确培训目标,精心研制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规划和实施的科学性

从总体上说,判断一项教师培训活动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培训目标是否明确及其实现程度。培训目标决定和统领教师培训的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决定和考量培训项目制定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价值追求能否实现协调、统一。因此,培训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价值判断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培训的价值和质量。

在国家还没有形成教师培训的“专业发展标准”或“项目实施标准”的情况下,福建教育学院把培训方案的设计作为提高培训质量的首要环节。为提高培训方案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深入到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优质校和一般校、中小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调研,与一线教师、教学名师、管理者、培训者交流、座谈,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二是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福州优质中小学一线开展教学顶岗活动,让学院教师走进学校、深入课堂、获取“真经”,促使学院教师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旁观者”逐步成为“设计者”、“培训者”和“组织者”;三是充分利用在院参训教师资源,通过开座谈会、反馈交流会、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和对培训质量与服务建议、意见;四是主动邀请中小学一线教师或专家、名师参与讨论、修改、论证、评估培训方案。在遵循“在多元中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的总体原则下,培训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考量:一是在有效组织方面,实施流程是否规范有序;二是在有效教学方面,培训者是否已经化“理论”为“实践”,倡导的经验是否具有可迁移性和可运用性;三是在有效需求方面,学员的教学难点、疑点、热点是否得到解惑和诠释;四是在有效互动方面,师生是否营造了智慧共享的交流互动平台;五是在有效提升方面,学员是否能够从“一般经验”升华到“核心经验”,从“经验型教师”升华到“未来型教师”;六是在有效评价方面,考核方法是否能够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七是在有效管理方面,服务水平是否保障培训正常有序愉悦地实施。

二、努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熟悉中小学的培训专家、名师团队

开展高质量的教师培训离不开高水平的授课专家、指导教师团队。我院现有的教授、副教授、博士以及学科名师是我院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骨干力量,但是,客观地说,由于此前大多数教师长期承担学历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他们对基础教育的状况、需求和问题知之甚少,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往往不够贴近中小学实际,难以指导中小学教师去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从2008年秋季开始,我院从各个研修部(教学系)选派了40多名高职称或高学历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到中小学校开展课题调研、教学顶岗或挂职活动,并结合学院“岗位大练兵”和“形象年”、“质量年”、“建设年”活动,大力锻造一批熟悉中小学、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专家、名师和优秀团队带头人。


(未完,全文共6127字,当前显示14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