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校通”,打造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平台]
近年来,江苏无锡市滨湖区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及《江苏省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意见》为基本标准,坚持以“校校通”工程为突破口,迅速、有效地推动全区学校教育现代化,抢占教育的制高点,更好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滨湖教育新的跨越,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做到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点面结合、分层推进,协调发展、三年实现”。
一、区域教育信息化现状
“校校通”工程的不断推进,记录着滨湖教育信息化成长的足迹――从没有校园网,到所有学校宽带接入无锡教育城域网,再到“一网新三机进教室”工程的全面实施;从多媒体教室屈指可数,到所有学校装备多媒体教室,再到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实验室遍地开花;从没有学科网站,到第一代静态网站,再到所有学校建有“社区-家庭-学校”互动的学校网站、学科网站、班级空间、博客社区、教师研修网……
2009年4月,全区中小学“一网新三机”全部进教室,生机比达到6.6:1,师机比达到1:1,全区各校共有计算机网络教室95个,多媒体教室1186个,微格教室7个,数字化实验室10个,机器人实验室4个,比特实验室4个。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1个,省级电教实验课题4个,市级电教课题14个。全区已形成了着力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滨湖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良好氛围。
二、“校校通”工程规划的理念和目标
全区“校校通”工程推进总的原则是。超前规划,分步设施;因地制宜,好用实用;适度超前,应用为主。
以“校校通”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带来全面的、跨越式的发展,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形象工程,而是实实在在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在“校校通”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不是以技术为本。
从“校校通”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提出,就是超越孤立的教师个体、学校个体,倡导跨学校、跨区域的合作,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协同发展,这样既能够解决网络管理人才和资金缺乏的难题,又可以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内各学校间的资源共享。
三、区域推进“校校通”工程的实践体会与感悟
1.实现“校校通”,健全机构是前提
为了保障“校校通”工程的顺利实施,滨湖区成立了区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各镇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滨湖教育信息化工程的规划实施工作。建立了滨湖区电教站,负责全区教育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并有效地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未完,全文共3682字,当前显示10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