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高速公路经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快速增长,道路运输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愈加重要。对此,本文就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以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建设;区域经济;影响

1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高速公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对缓解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速公路具有优于普通公路和铁路、航运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行车速度高,通行能力大

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100~120公里/小时。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的运输量可超过一条普通铁路,每昼夜可通行25000辆中型车,每个车道1小时可通过1000辆中型车,比一般干线公路高3~4倍。在美国,高速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1%,却承担了全国公路车公里数的19.3%,平均日行车密度是全部公路平均数的18.6倍。此外,行车速度高,通行能力大,对政治和国防都具有重大意义。

1.2快速便捷,经济高效

高速公路运输与铁路、航运(内河)相比,快速便捷,经济高效。火车和船只运输不仅受路轨、河道及车站、码头的限制,而且货物由发出地点到上下车(船)、由车站码头到目的地,中间均需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搬来搬去,卸上、卸下环节较多,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相通,开启停车都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随处装卸,无论短途、远程均可“门到门”运输,快速便捷。

2高速公路经济带形成的区位经济理论分析

根据区位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引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成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沿高速公路轴线,是以经济带形式表示力场作用范围的经济区。这样形成了高速公路“点――轴型结合”的经济区域。

2.1高速公路的“点”

根据区位理论推导,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高速公路的端点处的“点”,受市场范围、交通条件、行政区划等三组力量综合作用,应当是以城市为中心点向外辐射的经济区,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点向外辐射的高速公路“点”经济形态。

一方面,“点”的聚集形成一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城市或集镇),一定的经济中心促进了“点”的聚集与扩散力。这些力导致工业和其它经济活动的集中和分散或扩散。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推动效果,正体现于沿线各点的聚集与扩散力。另一方面,区域性物流中心具有直接经济辐射力。一旦具备了区域物流中心的条件,为了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基础设施运用效率,就会对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筹建、运营与管理等作更深入的研究探索,这些与城市规划、经济圈的经济运行有极密切的关系。


(未完,全文共3537字,当前显示117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