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校科研失范行为探究 科研道德失范的表现包括

19世纪初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主张,他的这一思想成为之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重要的办学理念,科研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同时,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传统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靠实践经验的累积,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研兴校”随之成为中小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教育领域对科学研究的重视,不仅为国家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直接推动了教育教学本身的改革。但是我国教育领域科研繁荣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引人关注的就是研究行为的失范。

一、学校科研失范行为的表现

学校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之地,本应是社会规范的模范践行之所,但是在当前的学校科研活动中却存在着诸多失范行为。

问题一。无偿侵占他人成果。科学研究需要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研究选题前也必须认真了解已有相关成果,以便掌握该领域的最新进展,避免重复劳动。可有的研究者在引用他人成果时,不予注明出处,他人的劳动就理所当然地为我所用了;老师或领导稍微给学生、下属指导一下论文,就成为了第一作者,学生或下属要借用老师或领导的影响力,老师或领导借用学生和下属的时间和脑力,二者合作皆得利;更有甚者,对论文和课题的具体内容都不清楚,就成了第一作者或课题主持人。

问题二。重复劳动。一种是重复别人的劳动,把几篇文章经过剪接,改装为自己的;一种是重复自己的劳动,一篇文章稍加改动,换换标题,“新瓶装旧酒”再次发表。有甚者内容大致一致的文章在不同刊物上刊发十几次。

问题三。权钱交易。各种科研评奖日益偏离其主旨,成为某些领导和“名师”的专利,普通教师、后生之辈要想奖上有名,只有做领导或学术权威的科研合作者,实际工作时是科研项目主持人的角色,领奖时是参加人的身份;有的人一旦从教学转到行政岗位,成为某重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后,很快各种学术头衔接踵而至,不问这些领导是否有时间、精力和能力专注科研事务;学界人士为发文章、批课题,而动用各种关系和手段,更不是少数。

问题四。自我封闭,单打独斗。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合作,需要科研交流,年轻教师的成长需要老教师的帮扶,可现在有些教师存在惟恐别人超过自己的心理,缺乏合作精神。

问题五。名利为重。钻成果评价的空子,追求数量,追求短期见效,甚至为荣誉授予、奖金分配而师徒反目、同行相轻。在名与利面前,学界人士已无暇顾及文人的清高。

上文所述问题,或轻或重在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中都有所体现,而且其范围、其程度有扩大之势。

二、学校科研失范行为的危害

上文开列的种种科研失范行为,在实际中则贻害无穷。

首先,不仅浪费了本来有限的国家资源,而且直接影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力,进而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和日趋加剧的国际竞争形势,国家决策层认识到了科技发展对国力增强的重要意义,各级领导部门也认识到应用新技术对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作用,国家每年往教育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学校的科学研究。如果研究者只是做表面文章,简单重复,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评职称、领奖金、得荣誉,而不关心研究的科研和应用价值,就是浪费国家的钱财;如果研究者以实利的获得作为自己研究行为取舍的标准的话,那些周期长、风险大,需要联合攻关的项目,如基础研究,就无人问津。而人类发展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是源自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当前,我国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可谓之大,但真正能在国际上领先的成果不多,能转化到实践领域,得到实际应用也不多。


(未完,全文共4931字,当前显示14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