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策略研究 运用创新性教研模式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创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良好教研氛围形成、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教研平台,是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改进的一个重要问题。山东省寿光市侯镇中心小学坚持把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于来自教师的亲身实践、教师最急于解决的真实问题和现实问题,采取了“课例+互动”的创新性教研模式,分层次地开展了四种案例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找出当前评课中存在的误区是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的基础
现在,教师们参加的各级课堂教学观摩甚多,但基本上都是采取“听课―执教者谈教学设计意图―听课教师评课―专家小结”的形式。这种“听课+评课”的教研模式,不能很好地将评价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联系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是不能得到解决,因此教师们感到收获不大。具体体现在:
首先,评课座谈中老师们一般只讲优点,不提缺点,更是抓住课堂中的一个小小的特色大加赞赏,即使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也只当作教学中的一个小失误,而不去运用新课程理念加以剖析、探究,达不到提升课堂教学的目的。
其次,就课论课,评课空间凸显个体化,认为评课是个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就弱化了执教教师、听课教师以及专家的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机会,不能形成共识,更无法起到示范、辐射、提高、解决问题的作用。
第三,虽提供了优秀案例,但缺乏专业引导。考虑到气氛,专家的点评也只是简单地小结意见,从而淡化了存在的问题。
第四,目前许多观摩课只有欣赏价值,没有实用价值,更没有推广的意义。因为整个教学过程经过了教师无数次的反复,是教师完美的预设,大大增加了表演的程度,课堂看似生动活跃,问题却没有了。因为缺乏专业引导、互动交流、问题的剖析,最终老教师很难将束缚了自己许多年的老教法与新课程下的新理念结合起来,年轻教师甚至不知道新课程下的课该怎样去上。
二、明确新课改下教师的听评课方式的转变是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的关键
听课、评课是一种最为常见,且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发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每一个教师只有更新观念,转变听课、评课的方式,才能使教研发挥有效的作用。
1.听课目的的转变。教研活动时的听课,不像领导听课是为了了解教师的基本素质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检查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落实了新的教学理念,而是为了走进课堂,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听课时,教师就应该进入讲课教师的角色,研究课堂上采用什么教学策略,能达到什么教学目标;研究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课堂上既学到知识,又得到能力的锻炼;进入学生角色,研究学生是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怎样合作、怎样交流的,他们学习的态度怎样,等等。这种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未完,全文共3615字,当前显示11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