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青工思想特点分析]青工思想动态分析
在开放和改革进程中,认真了解青年的思想现状与变化,从实际出发,改善和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代“四有”新人,是新时期青年工作的中心课题。本刊从这一期起,将连续发表“上海市青年现状调查”,请读者注意。我们欢迎更多的同志关注这一课题,并发表意见。
——编者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迈步之后,上海140万青工在想些什么。追求些什么。
关心企业内部改革,希望加快改革进程,但部分青工往往以个人得益多少来衡量改革的意义和得失。
据1985年对上海手工、仪表和公用事业等局的调查,“本企业责任制的试行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广大青工最关心的问题。工业局6,000名青工中,75%的人认为企业改革“为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赞成“拉开分配档次”。在企业改革“四配套”试点单位上海无线电二厂,占一线职工80%的青工1985年已加过两次工资,月增资额为25元,全年奖金额也比水平较高的1984年增长了280多元。这就极大地调动了青工们的劳动积极性,该厂1985年产值突破一亿元,利润为2,300万元,和1984年相比翻了一番。
广大青工不仅是改革的拥护者,而且也是企业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据对宝钢、石化总厂等十几家大型企业近千名青工的调查,47%的人赞成本企业正在进行的改革,但同时还有40%的人认为“应当加快步子”。他们希望企业内应当继续改进的问题有:“完善管理秩序”,“提高经济效益”,“彻底改变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现象”,“保护职工求学、增资等正当权益”,“进一步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工从原来只关注单项改革,开始转为十分关心综合性改革。1985年下半年“本市青年最关心的三件事”专题调查结果表明,50%的青工认为整顿党风党纪、理顺物价体制是改革过程中的重要问题,60%的青工认为加快市政建设,解决住房困难、交通拥挤问题是改革面临的首要任务。
但是,相当一部分青工往往局限于从个人眼前收益来认识、衡量改革的意义和得失。如部分青工对党代会实现新老交替这一重大干部体制的改革不太关心,认为“不管谁当家,只要不涨价,就是好当家”,
(未完,全文共2670字,当前显示8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