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组织危机参与的效果研究|公共危机管理的五个原则

摘要。文章基于一项灾后恢复与重建期社会组织危机参与的实证调查数据,发现社会组织危机参与效果评价的积极水平低于紧急救援期和过渡安置期。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的危机参与评价表现出三个特点,即社会组织危机参与的实际作用评分低于必要性的评分、政府与社会组织作用的评分都很高,以及对政府角色的过度期待。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组织整体发展水平低、政社关系失衡和过度依赖政府的政治心理。落实社会组织危机参与的主体地位,真正构建出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应对危机的有效机制,需从观念转变着手。

关键词:效果;社会组织;危机参与

中图分类号:c91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2)04-0100-06

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5。12”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4。14”地震)发生后,很多学者和实务者都认为中国社会组织在这些重大危机事件中的积极行动是一次漂亮的“集体亮相”①,这些行动不仅向社会大众彰显了社会组织②的力量与作用,历练了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对第三部门的发展环境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谱写了中国公民行动的历史,人们甚至将2008年称为公民社会的“中国元年”[1-5]。重大危机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可能成为其发展的契机,这是因为在井喷似的公共服务需求和政府的有限供给职能之间,给社会组织留出了空间,不仅在需求供给上可以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服务过程中也能促进社会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了解和认可,为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最终拓展和上升社会组织在常态社会管理中的参与功能[6]。中国的社会组织通过重大危机的参与增强了组织能力,达到了很高的社会认同水平,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从而在根本上影响了第三部门的整体发展格局和政社关系的基本结构。笔者主要以参与“5。12”和“4。14”地震救援与重建的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来验证这一假设。


(未完,全文共2529字,当前显示8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