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对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一点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探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步伐。为此,全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在每一个单元之后均设置一节综合探究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在一年多的综合探究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探究课,笔者试图作些探讨。
一、“综合探究课”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总体来说,形式多样、方法各异的综合探究课能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的教学行为问题
(1)教师观念更新困难。综合探究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仍有部分教师没有摆脱原有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过去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影响,仍然固守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和应试观,忽视综合探究课的真正价值,认为把时间花在综合探究课上太不值得,不仅浪费老师时间,更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所以,这些老师化整为零,把综合探究课以知识条目的形式纳入到正课中,使生动的探究活动局限于固定的框框之中,影响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使综合探究形同虚设。
(2)教师角色转换失衡。综合探究课的实践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挖掘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较强的组织指导能力,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等,可是一些老师由于在这些方面能力不足,导致在整合教材时,感觉困难很大,教学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难度,找不到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口。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也不能给予学生及时有效地引导,影响了综合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学生的学习行为问题
(1)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综合探究活动的实施往往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与时间,强调的是学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不可能独立完成。但由此就涉及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的问题。首先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能力、对待活动的态度、与同学的关系等因素,在主观上并不积极主动,参与度不够自然会造成探究效果的不明显。其次,部分学生不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功利性较强,自身学习行为只立足于考试分数的获得,认为花大量时间在综合探究上不仅影响到学科成绩且对自身发展毫无实际意义,导致在活动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未完,全文共3172字,当前显示10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