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全文运用细腻而饱含深情的语言,通过对外祖母形象的细致刻画,表现了外祖母的乐观、坚毅和慈爱以及对“我”一生的影响,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因此要体会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就必须落实在对外祖母这一人物形象的感受上。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感受外祖母的形象呢。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扫除了字词障碍和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如果让文中的外祖母做你的外祖母,你愿意吗。你喜欢吗。请同学们浏览全文,结合文中描写外祖母的相关具体词语或句子说说你的想法或理由。”目的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话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和理解文中语言,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体会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以及对“我”朋友似的关心、疼爱,从而打开理解主题的突破口。此话题一公布,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来了兴致,经过一段时间兴奋地思考讨论后,语声鹊起:

于子淇。我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因为文中的外祖母既关心孩子,又富有童心。可以从第三段中“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看出。但这种关心不是要求式的、命令式的,而是轻松的、平等的、和谐的。“太阳睡了”本是孩子的语言,而外祖母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她却能用孩子的语言和“我”说话,可见她既疼爱、关心孩子,又富有童心。和她在一起,我一定很自由、无拘无束。


(未完,全文共2246字,当前显示5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