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郭秉文:以“师”为本,志存高远的“经营”校长:志存高远

1925年初,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在自己一手创办的东南大学再展宏图的时候,政府内阁的一纸罢令让他梦断金陵。然而在短短的五六年里,他竭心尽智,苦心经营,使得刚诞生不久的东南大学声名鹊起,综合实力一跃可与北京大学相提并论;在办学过程中,他立足高等师范教育,进而向综合性的大学挺进,为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范例;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他勇于开拓,巧妙施招,为东南大学争取到大量的人才和经费,从而奠定其坚实的物质基础。

他就是国立东南大学的创始人――郭秉文

集结八方之力奠定东大基业

郭秉文早年留学美国,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给了他深刻的影响。美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突出了它服务社会的职能,这在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中也充分显示出来。为了取得社会各方的支持,“服务社会”就必须成为东大办学目标的应有之义。因此,郭秉文上任伊始便致力于改革学校的领导体制。首先,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添设校董会。校董会是全校最高的决策机构,地位与校长并立甚至更高。校董会的成员主要是由社会各个领域的知名人士组成:其中既有著名的教育家,如蔡元培、蒋梦麟等,又有能对政府和地方施加影响的社会名流,如张謇、黄炎培等,还有实业界、金融界的巨子,如荣宗敬、穆藕初等。校董会的职权经过1924年的修正后,主要有六项:

一、决定学校大政方针;二、审核学校预决算;三、向教育部推选校长;四、议决学校科系的增加、废止和变更;五、保管私人所捐的财产;六、议决学校其他重要事项。东大校董会的设立,沟通了东大和社会的联系渠道,使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获得了来自社会的更多政策、舆论和经济上的支持,遂得以迅速发展。

学校经费问题的解决就体现出这种制度的优越性。首先,郭秉文利用校董会出面募集资金。1924年,东大建造生物馆,其中10万元就是由校董会筹集来的。其次,他努力争取国外基金会的资助和鼓励私人捐助。1927年建成的东大科学馆得到了美国洛氏基金会10万美元的资助,这开创了我国国立大学接受外国基金会资助的先河。东大图书馆是郭秉文说服当时的江苏督军齐燮元,用其父齐孟芳的寿仪15万元加上其他捐款而建成的。另外,郭秉文还充分利用银行的投资。东大的学生宿舍,就是采用银行投资合作的方法建成的。郭秉文在南京办学的十年,正是中国军阀割据的年代,当时的政府财政枯竭,在当时全国众多高校经常发生拖欠教师薪水的情况下,南京高师和东南大学在郭秉文任校长期间却保持了10年不欠薪水的记录,这在旧时代的中国的确是一个奇迹。


(未完,全文共3643字,当前显示10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