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凉州区杂木灌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潜力及浅见] 武威市凉州区杂木河
摘要:面对杂木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灌区工程的老化失修,节水农业技术的严重不足,提出了对灌区进行挖潜改造和发展节水农业的对策。关键词:杂木灌区;节水农业;对策
1灌区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杂木灌区是武威市四大灌区之一,灌溉武威市凉州区境内12个乡(镇)和5个国营农场,灌区耕地面积有30多万亩,是凉州区重要的优质农作物产区,在凉州区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杂木河多年的平均径流流量为2.497亿m3(1952~2005年),最大径流量为4.948亿m3(1958年),最小径流量为1.667亿m3(1999年),年均引用水量的1.80~2.70亿m3,平均供水流量8.50~10.39m3/s。近年来,因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干旱少雨等诸多因素,杂木灌区严重缺水,灌溉用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杂木灌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灌区来水在时空分布上不均衡灌区来水的不均衡是制约杂木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杂木灌区7~9月的雨季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50%以上,其余月份来水量严重不足。由于季节性来水往往与灌溉关键期需水严重错位,特别是表现在春夏之际的“卡脖子”旱已成为制约灌区农业的最大瓶颈。杂木灌区每年夏灌期间约有5万多亩春小麦因迟灌或缺灌而减产,使灌区内农作物质量品质下降。对灌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长远规划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2现有工程老化失修,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杂木灌区的水利工程为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维修、更新及改造的资金来源,带病运行,致使工程设备破损、老化、失修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田间工程仍较落后,直接影响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渠系不健全,配套的标准不高,造成田间水量损失不小。
1.3灌区灌水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内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工程的比重很低,灌区近几年虽然推广了渠道防渗、小畦灌溉、地膜覆盖等技术,但总的来说灌水技术还是落后,大水漫灌、串灌现象仍很普遍,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未完,全文共2909字,当前显示8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