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一二·九运动精神【纪念一二·九运动】

编者按。12·9运动距今已整整54周年了。虽然历史的年轮已跃过了半个多世纪,但12·9运动的光荣传统,至今仍闪烁着现实的光辉。为了探讨如何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12·9运动的精神,正确评价今日青年学生的优长短弱,反思今年春夏之交北京学潮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和启示,我们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青年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这里刊登的是座谈会发言摘要。

余世光(原中国青年报社社长)。中国的学生运动有一种爱国主义的传统。从12·9运动开始,到解放前的历次学生运动都是如此。毛泽东同志称之为第二战场,对中国革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时的爱国学生运动体现了一种忧患意识,就是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直接目的就是推翻反动政府的统治,将黑暗的旧中国变成光明的新中国,简单地说,就是破坏旧制度。今天,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了。当然,社会主义事业也存在困难,我们的工作也出现过失误,大学生们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及腐败现象不满,感到担忧,这也是一种忧患意识。但这种忧患意识同12·9运动中体现出的忧患意识是有本质区别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新中国的忧患意识。

今年北京发生的学潮和动乱有多方面原因,原因之一是学生对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对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了解不够。据说电影《开国大典》有些同学就看不大明白。没有历史知识和对国情的深刻了解,只凭满腔热情和一种忧患意识,这种热情和忧患就缺乏一种基础和明确的方向。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不是哪个人或哪些人的意志,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坚持党的领导也是中国学生运动的一条重要经验。历史的经验证明,自发的学生运动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产生消极影响;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学生运动才能健康发展,学生的满腔热情和忧患意识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未完,全文共2527字,当前显示8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