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方式 [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第23卷第6期vol.23no.6

统计与信息论坛

statistics&informationforum

2008年6月jun.,2008

【统计应用研究】

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熊健益,蒋志华,李海霞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系,四川成都610103)

摘要:在对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大小、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低、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等三种方法,判断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情况。经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由粗放型转向了集约型,但是集约型的层次还比较低,离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还有差距。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经济发展质量

中图分类号:f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116(2008)06-0051-05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概述

:;。相应地,这。前者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增加,即所谓的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有人称为投入型经济增长);后者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技术水平,即所谓的集约式的增长方式(或称为效率型经济增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从发展过程来看,第一种类型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经济总量的扩大;第二种类型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稳定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等,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般认为是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以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目的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低。因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原

收稿日期:2008-02-29

、、高

如何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中外研究成果来看,判断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比较不同时期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程度大小,如果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50%以下,则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达到和超过50%,则属于集约型的经济发展[1]15。第二种是采用“索洛(robertmertonsolow)余值法”,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依据。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称为集约型,达到70%以上称为高度集约型。当小于30%时称为粗放型,30%~50%称为准集约型。第三种是用相关指标体系的变化来判断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前两种方法比较简单、笼统,但是更多的是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第三种方法比较全面地考察了经济发展及其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是其复杂的理论内涵和考察使用的指标体系人们还在继续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选取几个最主要的指标来分析。

(sc06b071)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项目《四川省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作者简介:熊健益(1965-),男,四川巴中人,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数量经济学。

51

统计与信息论坛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实证分析及评价

(一)用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进行分析

1.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素投入,这样的“集约”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当今纯粹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不存在的。

2.成都市经济的实际产出、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及其贡献


(未完,全文共7461字,当前显示14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