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制订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标准的理论思考 最早成立职业指导理论的人

摘要:

为规范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工作,提高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质量,当前必须制订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标准。其内容应主要包括专业认知、专业能力、专业伦理、人格特质等四个方面,在标准制订中,要正确处理好应然与实然、共性与差异性、静态与动态、国际性与本土性等四对关系。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标准

作者简介。邓宏宝(1967-),男,汉族,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0-0016-03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愈加重视,对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愈加规范与严格。教育部早在(2002)18号文件中提出“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结合工作分析,尽快制订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标准已成为大势所趋。为此,本文就标准制订的意义、标准的内容及制订标准的相关原则作初步探讨,力求为相关行业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尽快出台专业标准提供参考。

一、制订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标准的意义

(一)有利于规范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内容

专业标准系指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等的规范性要求。其与资格标准不同,它既包括对新从业人员的入职要求,也包括为有一定经验从业人员设立的高级别岗位资格要求,它是面向所有从业人员的,是面向其终身职业发展的。随着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逐步兴起,对高校职业指导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尽快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相应的专业培养新人,对在职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与提高培训,不断提升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整体素质成为时代的呼唤。设立专业标准,可以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建设明确标杆与指南,为学校及培训机构培养目标的界定、培训课程的开发、人员质量的考核等提供依据。

(二)有利于加强高校职业指导领域人力资源的科学化与现代化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明确的专业标准,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选拔与使用基本无门槛可言,相关人力资源的管理规范化不够,导致目前队伍状况堪忧,表现在不少人员由管理岗位转来,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准备;部分在职人员只能应付事务性、行政性工作,而对于人员测评、生涯规划、决策咨询等需要精深业务素养的专业内容不敢、不能涉及;少数人员对职业指导缺乏职业兴趣,敬业精神淡薄,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造成队伍的不稳定。广东省教育厅的一项统计显示,从2005年底到2007年底,广东高校630多名学校分管领导、校级就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专职工作人员中,有210多人已调离岗位,离岗率达34%,超过了1/3{1}。专业标准的建立,将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一个成长的通道,有利于高校招聘、录用和激励相关人员,加强职业指导领域人力资源的科学化与现代化管理。

(三)有利于推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未完,全文共4678字,当前显示12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